“比穷”并非最佳手段
02.04.2015 06:01
本文来源: 辽宁频道
“学业奖学金终于开评了!”3月30日,沈阳工业大学的学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感谢的同时却再次叫屈,“奖学金评选还得互评,评谁最穷,光说不行,还给打分,真有些伤人自尊。”
按照“学业奖学金”的制度设计,并非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获得这项奖学金,而是要“根据研究生收费标准、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奖励标准和评定办法”。换句话说,奖学金的发放,与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有一定关系。
大学在校生来自全国各地,让高校完全核实和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真实状况,不切实际,耗费的成本恐怕比奖学金费用还要多,而很多学生从老家出具的贫困证明没有太大的公信力,结果导致高校奖学金发放乱象丛生,“吃大锅饭”现象较为普遍。组织学生相互“比穷”,增加了奖学金评比的透明度,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奖学金公平、公正发放,初衷是好的,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大庭广众之下“比穷”、诉苦,确实有点伤自尊,跌面子,这是大学生对“比穷”反感的地方。
实际上伤害学生自尊的“比穷”,并不是保证奖学金发放的公平、公正的最佳手段,关键是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提高以欺骗方式申请奖学金的违规成本。对于不符合领取奖学金资格的大学生,通过开假证明等方式骗取奖学金的,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让大学生不敢骗奖学金。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核实,应当由重核实家庭经济状况转向核实大学生在校消费情况。一般来讲,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消费状况,是家庭经济状况的直接反映。而且,大学生之间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他人的家庭状况,只要信息公开透明,方便学生举报,就能达到“比穷”的同样效果。
本文来源: 辽宁频道
02.04.2015 06:01
刘宁主持召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教育厅
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在辽宁教育学院成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