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考重大变化:增加生物、地理
从2015年开始,沈阳市初中毕业生实行毕业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学业水平考试;八年级(初二)学生实行生物学、地理学科考试,八年级结业时随2015年中考进行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初二学生也要“参加中考”了,生物、地理成绩计入中考总分。
日前,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完成了《沈阳市2015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说明》,该《说明》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复习,市教研院把2015年中考考试说明发布时间调整到2014年月12月,比以往提前近四个月。
生物学、地理学科纳入考试(初二学生参加)
《2015年考试说明》共12个学科,其中针对九年级学生的有10个学科,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朝语文、汉语、日语(朝语文、汉语、日语为朝鲜族考生考试科目);针对八年级(初二)学生的有2个学科,即生物学、地理。考试说明对考试性质、命题原则、考试范围及内容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做出了明确规定,并通过题型示例和样题进行具体说明。它既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又是考生备考、教师教学的指导。
生物学、地理学科首次纳入中考,八年级(初二)学生参加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两个学科同场合卷,考试时间共90分钟。学科独立命题,闭卷考试、书面作答。
生物学学科试卷满分50分,地理学科试卷满分40分。试题易、中、难比例约为7:2:1。
生物学试卷中单项选择题共20分,约占总分的40%;识图题、连线题、分析说明题和科学探究题共30分,约占总分的60%。
地理学科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综合识图题和材料分析题,共计40分。试题将着重引领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学习习惯。
语文学科阅读和背诵篇幅增多不少
新课标关于名著阅读、优秀诗文背诵等篇目有所调整,名著阅读由过去的10部调整为13部,优秀诗文背诵由过去的50篇调整为61篇;同时增加了语法知识和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内容。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学科试卷中各部分内容分值及题型略有变化:
1.试卷满分为150分,共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满分为25分;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满分为65分;第三部分为写作,满分为60分。
2.试卷中各块内容占分比例
(1)积累与运用约占17%;阅读理解约占43%;写作占40%。
(2)试卷中选择题分数不超过总分数的20%。
数学学科变化不大(初三学生参加)
1.依据新课标所设立的课程目标,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以新课标中的“内容标准”为依据确定考试内容。
2.根据新课标,数学课程的结果目标要求调整为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级。
英语学科增加100个单词(初三学生参加)
在新课标1500词的基础上,再增加100词。所增词汇按使用频率从教材中选择。
历史学科“中国历史”分值调高(初三学生参加)
依据国家课时计划,结合沈阳历史学科教学实际,本着减轻毕业年级教学压力的原则,对考试内容的分值比例进行了微调。试卷中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比例如下:
中国历史:由原来的约占35%,变为约占40%。(即由原约21分,变为约24分)
世界历史:由原来的约占65%,变为约占60%。(即由原约39分,变为约36分)
思品学科(初三学生参加)
时事政治方面的考查侧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的时政性。2015年考试涉及到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的时间范围调整为:2014年9月1日--2015年5月31日。时事政治均以材料背景或试题载体的形式出现在题目中,考查形式不发生变化。
物理、化学学科(初三学生参加)
物理、化学两个学科在2014年中考中已经使用了新课标,所以《2015年考试说明》内容基本没有调整。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萧林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