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医保试点门诊报销 最高报销85%

18.11.2016  17:07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王莹报道11月1日起,沈阳市医保开始试点不设起付标准、最高报销85%的门诊医保报销政策。试点期暂定一年,初期规定执行该政策的病种为带状疱疹或急性面神经炎。

  沈阳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的医保参保人每年有一次选择门诊定点医疗机构的机会,选择后一年内不得变更,在该定点医院的门诊看病可享受一定的报销比例。以沈阳市城镇职工来说,“一个自然年度内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每月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20元。起付标准以上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门诊统筹基金每次支付比例为在职职工60%、退休人员65%,每月门诊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50元。

  为了提高参保人待遇,沈阳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自11月1日起开始执行部分病种不设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的新规,试点期为一年。规定为——“沈阳市参保人员患带状疱疹或急性面神经炎符合住院标准可在试点医院(现暂设一家,为沈阳市中医院)根据医生建议自愿选择门诊治疗。门诊检查、治疗费用纳入医保优势病种统筹支付。参保患者按照门诊规定病种标准享受待遇,门诊治疗不设起付标准。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职工医保在职职工75%、退休职工85%;居民医保学生儿童60%、其他居民45%。

  除了带状疱疹和急性面神经炎之外,糖尿病合并症、I型糖尿病(限未成年居民及在校学生)、高血压合并症(3期)、冠心病陈旧性心梗、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和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PCI术后抗凝治疗、其他血管支架术后抗凝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治疗、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种经特病审核程序认定合格后也可以享受门诊报销待遇。参保患者携带与申报病种相关近两年的完整住院病历或近6个月与申报病种相关门诊系列治疗检查病历、本人社会保障卡(医保卡)、身份证复印件1张、近期免冠1寸彩色照片1张与申办病种诊断相关的CT、骨穿等检查资料,通过现场体检流程、简易体检流程、委托型体检流程三种途径向具有认定资格的医院医保科申请认定。

  新闻链接

  什么药参与门诊统筹报销?

  纳入职工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基金支付的药物,除国家规定的实行零差价的基本药物外,省卫生行政部门增补的零差价基本药物和《辽宁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甲类药物均纳入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其中省卫生行政部门增补的零差价基本药物中的属于《辽宁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规定的乙类药物,须先行支付8%以后再按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支付。

  选择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有哪几种方式?

  可到沈阳市医保局及所属分局的门诊统筹窗口办理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的选定可到沈阳市城镇职工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挂号窗口选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可拨打市医保局语音电话96856,按语音提示选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可通过市区内分布的医疗保险触摸屏选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可通过登录市医保局网站(http://www.syyb.gov.cn)选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

  相关新闻

  我省监测公立医院医疗费不合理增长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朱柏玲报道 门诊次均费用及增幅等20个指标及变化趋势将被实时监控和分析,以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辽宁在全国率先建立“辽宁省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监测大数据系统”,以实现上述目标。

  辽宁省卫计委表示,该系统通过与全省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有关数据的对接互联,完成了对全省公立医院的门诊次均费用及增幅、住院患者人均医药费用及增长、10种典型病种例均费用等医疗费用增长指标;药品、耗材、检查化验等收入构成指标;平均住院日、管理费用率、资产负债率等共计20个指标及变化趋势进行自动分析,实现对全省公立医院及每个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评估。

  同时,运用该系统建立了全省公立医院医药费用重点监测指标的社会公示制度,可以对公立医院监督评估提供数据支撑,还可分析公立医院收入构成,协助测算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