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医养结合保障老人安享晚年
近年来,沈阳市注重发挥政府保障基本的主导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社会力量参与的主体作用和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我市养老服务业建设发展,努力探索具有沈阳特色的、可持续的养老服务运营模式。
专业养护为失能失智老人家庭减负
位于铁西区南滑翔路的东祥养护中心刚刚投入试运营,就有7名养员追随而来,办理了入住手续。这7名养员平均年龄75岁以上,大多是因脑出血、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而长期卧床的老人。
“我就盼着开门这一天呢!”重新入住养护中心的毕奶奶难掩激动。年过八旬的毕奶奶儿女在国外生活,年前,老人脑肿瘤术后一直昏迷不醒,被医生定义为“植物人”,毕奶奶在国内唯一的亲人、她的妹妹也年事已高,不得不把她送到了东祥养护中心的前身——一家主要养护需要专业康复失能老人的民营托老所。没想到,在托老所的精心照料下,毕奶奶奇迹般地苏醒了,老人现在思维清楚,与人正常交流一点问题都没有。
为了让养老服务更加专业规范,从去年开始,托老所几位负责人经过重新规划选址,对自身的软硬件进行了全新的改造升级,将以前仅能提供简单照料看护的托老所,打造成为一家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助残为一体、拥有165张床位的大型养老机构。毕奶奶的妹妹对托老所负责人表示:“我姐在我家这段日子,天天就盼着回养护中心,你们的照料比我们家里人专业,送到这里,我们家属放心。将来我要是也到了需要专业照顾那一天,我也来这里跟我姐作伴。”
据东祥养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赵先生说,该养护中心有专业医护队伍,像鼻饲、更换气管导管,胃管、尿管置入、吸痰等都不在话下。除了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养护服务外,他们也在公益养护方面发力,目前已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开展合作,共同开展养护培训项目,为社会输送专业护理人才。他们还经常开展公益服务,前往辽宁省军区沈阳第五干休所等单位开展敬老服务活动,深受大家欢迎。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沈阳市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办法》,沈阳市将实施阶梯化运营补贴标准,按照星级评定结果给予不同标准的运营补贴,促使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让沈阳老人晚年生活更加幸福舒心。
医养结合
为老人提供完备医疗保障
位于和平区高雄路的万科怡园城市长者照料中心,除了配备星级厨师、老年营养师详细了解每位老人的饮食习惯外,还与沈阳首个德澜全科医养服务中心合作,为这里入住的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康复和医疗服务。
“感谢你们,要不我妈妈的命就没了!”养员王奶奶的家人对养老机构因配备专业医疗保障而及时救治老人非常感激。今年初春的一天, 82岁的养员王奶奶突发心脏病,胸闷气短,四肢厥冷,心率一度达到120次/分,情况十分危急。这是房颤!德澜全科医养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一面安抚老人,一面及时给予老人静脉通路、吸氧等急救措施,使王奶奶转危为安。老人病症缓解后,德澜全科医养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又对老人进行了10天的跟踪治疗。
“这里不仅有家的感觉,而且还是医养结合,医生护士对老人随时看护。说实话,我们儿女就是有心也做不到医生和护理员这么专业,医养结合让我们家属特别放心。”李女士把92岁高龄的老父亲送到这里后,老人很快适应并喜欢上了这里。“护理专业,环境安静,老人和家属都有安全感。”李女士说,这就是让人满意的养老模式。
万科集团于2017年在沈阳落地怡园项目,以“定制式养老中心”的理念,全面布局沈阳养老产业,打造城市高端养老机构。如今,像这样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据沈阳市民政局提供的信息,沈阳市现有养老机构207家,其中157家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300个,均为社会力量运营。目前,全市社会化养老床位已达4.47万张。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有力促进了沈阳市养老服务业建设发展。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韩冰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