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快速路网挺起脊梁
随着今年9月,迎宾路高架桥、西北二环高架桥、东陵路高架桥三条快速路通车,沈阳快速路网骨架基本形成。
从2010年开始,沈阳用5年时间先后改建了东一环、二环、三环、四环、迎宾路、东陵路6条高架快速路,形成“四环一横两射”的快速路网络,总长达280.8公里,城区内以二环为核心,内部有“一横”东西高架桥和东一环北段,外部有“两射”迎宾路、东陵路高架桥。
快速路网的形成,对做大城市规模、缓解交通拥堵、加快物流速度、节约生产成本及加快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市的联动发展,构筑“大沈阳经济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快速路网图
从一条细线到密织成网
“五年了,这幅图终于有点模样了。”10月20日,在沈阳北站旁的办公室里,市建委负责人盯着墙上的快速路网图兴奋对记者说。五年前,同样是这间办公室里,这张地图上除了一条细细的横线外,几乎一片空白。
2010年,沈阳交通压力凸显,多处出现大面积堵车现象。当时,沈城交通最大的缺陷是核心区道路网系统性差,快速路规模小,没有形成网络,运行效率低。据了解,国内特大城市的快速路一般占道路总长的10%左右,承担的交通量可达到30%;而沈阳三环以内快速路,仅有2001年建成的东西快速干道,仅为14公里。
“沈阳除继续建设地铁等快速轨道交通以外,还应充分考虑快速路的规划和建设。”面对专家组给出的答案,沈阳市委、市政府在参考大量交通调查数据的前提下,在2010年制定《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而这份规划正式拉开了沈阳建设“快速路”的大幕。
30分钟交通圈
还要加上南北快速干道
沈阳建设快速路,一直有个目标,那就是实现城市的“30分钟交通圈”。
2012年10月5日,东一环快速路改造建成通车,使崇山路黑龙江街至北海高架桥4.7公里实现无信号通行。全线取消信号灯,是快速路的主要特点,也是提速沈阳交通的关键所在。以往崇山路每小时最多只能通行6000辆车,大多数情况下也就2000多辆,高峰期一个路口甚至每小时连1000辆车都过不去。而东一环建成后,交通通行能力提高4倍之多。东一环的成功,让沈阳人兴奋不已。此后,二环快速路改造工程2012年10月20日建成通车,黄河大街至揽军路段东南二环基本实现了无信号通行。全运会前,三环、四环又相继建成通车。
为了实现城市“30分钟交通圈”的梦想,在全运会后,沈阳去年更是一口气开工建设迎宾路高架桥、西北二环高架桥、东陵路高架桥,开始打造射线快速路,全力疏导那些“憋”在城市中央的车辆,缓解堵车那些烦心事。今年十一前,迎宾路高架桥、西北二环高架桥、东陵路高架桥全部建成通车。
“接下来,我们还有一个南北快速干道要完成,如果2017年竣工通车后,沈阳百里二环路最后一个信号灯也将取消,那时沈阳的道路将比现在更通畅更快速。”市建委负责人说。
改变的不仅仅是交通拥堵
沈阳建设快速路,当初的原因可能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但五年过去,沈阳人已经认识到,快速路改变的远远不止这些。
事实证明,快速路网的形成,除大大缩短两地之间的时间距离外,通常能在路网连接点汇集周边客流、商流,每个路网交汇处可以相对于周边形成漏斗效应,客流、商流以漏斗口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沈阳人的生活和观念也随着快速路网的建成,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最直接的变化就发生在今年“十一”假期,从1日至5日,东陵公园的游园人数创历史单日最多,也创下了“十一”黄金周有史以来游客人数之最。东陵负责人曾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十一”前刚刚竣工通车的东陵路高架桥的建设。从市内经东西快速干道,经新建成的沈海立交桥加长段和东陵路高架桥,就可快速到达东陵公园,让东陵公园不再是郊野公园,真正地成为市中心的花园。
沈阳的城市发展正随着快速路的建设发生着巨变。过去,在市一环内工作的人很少会选择在二环外置业。而随着快速路网的形成,沈阳城市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淡化长久以来根植于沈阳人内心的区域情结,从而改变沈阳目前的居住格局。
(于海)
编辑: zfw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