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这天这夜 人群中的人(图)

25.12.2014  10:52

  “我来自葫芦岛,在沈阳两年多,近两次圣诞节,都是我和小伙伴来装饰圣诞灯树,每当圣诞灯树点亮时,心里都別有一番味道,我会多看一会儿。”沈生 摄影

  “我在宾馆工作,平安夜与伙伴一起上街卖花,体验体验做小买卖的感觉,还可以赚点零花钱。”常晟罡 摄影

  “我要把车厢布置得像圣诞马车,大家都得一个乐。”王江 摄影

  “我来自锦州,是农村学生,这几天在沈阳交流演出,平安夜,到太原街为路人演奏。”小曹脚下的琴盒里,有10元、5元的纸币,也有冷冰冰的硬币。“扔钱的都是年轻人。”他说。沈生 摄影

  小刘1997年出生,老家在朝阳,高中毕业后来到沈阳在面包房打工。“希望今天晚上的生意好!”常晟罡 摄影

  “我来自抚顺清原,大学期间,在化妆品店实习打工,感觉今天有点冷,希望早点回宿舍……”王江 摄影

  “我在鲁美读研。自从读研后,圣诞节平安夜都与书相伴,其实这也是一种快乐。”王大局 摄影

  “95后”小张老家在河北,他在一家饭店当厨师。“希望?以后自己可以开个小饭店。”常晟罡 摄影

  看妈妈买的圣诞树,她乐坏了,“我要多吃巧克力、多看动画片,行吗?”常晟罡 摄影

  “我和妈妈、姥姥逛街来了,我就不愿意上托儿所,上街多好,我特喜欢吃好吃的。”沈生 摄影

  “我做交通协勤员一年了,冷热都尝个遍。还有一天,我们这批交通协勤员就合同到期光荣‘退休’。希望今天、今晚平平安安。”王江 摄影

  “现在青年人的衣服、裤子破一点就不要,其实到我这里来补一补还是能穿的。我每天在太原街路边缝补衣服,很多年啦。今天,我想早点回家。”沈生 摄影

  今年9月,吕霞从双台子来沈打工。早晨,她接到一个电话,小伙伴们邀她一起去过平安夜。沈生 摄影

  老马六十了,“身体没病,我就再烤下去。今天?没多烤。为啥要多烤?”王勇 摄影

  “希望从今天起,每天能多擦10双鞋!”老杨的家和店都在草仓路,平时,他每天能擦二三十双鞋。王伊西 摄影

  “我是1983年生人,7个月大时母亲因病去世,现在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因健康原因无法工作,没有任何收入。我在铁西当环卫工,平安夜的晚上可能会比较累。希望?希望今后有个对自己好的对象。”常晟罡 摄影

  生活的魅力,异于自然之处,即在于每种生活都有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每天做的,都来自这样那样有滋有味的理由。

  平凡人生里的喜与忧、收与放、得与失、爱与愁,宛如山道旁孤崖一枝花的盛放,是欲罢不能的乐在其中。

  传播者直抵心灵的力量,有时并不来自传播者的思想有多高大上,而在于传播者在觅得故事时的真心感动。

  平安夜这天记录在我们镜头里的人,他们的故事原汁原味,像沈阳今冬的雪一样随意,有的甚至只留下了一两句想说的话而已,没有贴上剧宣级豪华词语的标签,没有经过心灵鸡汤的浇灌,没有弹幕臭屁反智的哂笑卖萌。

  他们只是人群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