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区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水土保持工程
2015年,铁岭市、清河区水利水保部门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努力建成一批标准高、质量好、效益大的水土保持精品工程。这些工程的建成,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发展、开发旅游产业等奠定了基础,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斛米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清河区水利局今年开工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项目区位于清河水库上游二级水源地保护区,林果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这里盛产尖把梨、苹果梨、南国梨等。据当地果农介绍,流域内所产尖把梨在清朝时期曾经是皇宫贡品,流域内现存百年以上的梨树达上千株。
大规模的果树种植虽然给当地群众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46.54%。严重的水土流失一方面造成流域下游清河水库的泥沙淤积,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安全,另一方面也致使流域内土壤肥力下降,农民耕地减少,行路难、增收难。
今年9月,经过清河区水利局统筹规划,积极争取,全区投资最大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在斛米沟小流域开工建设。该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313公顷,其中老果园改造117.4公顷,保土耕作62.6公顷,封禁治理133公顷,治理沟道500米,修作业路1.8公里,谷坊8座。经过治理,当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民的生产出行条件也得到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流域内的安全、生态、发展、和谐相统一的问题。
已建成的斛米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呈现多处亮点。醒目的水土保持标志碑彰显了当地群众防治水土流失,发展生态经济的的坚定决心。壮观的石笼坝蜿蜒匍匐于地面,承担起保护耕地和道路的重任。护坡绿化新技术被首次应用到当地,明年春季将会看到绿草茵茵的美丽景象。一条如黄色丝带般的作业路环绕在山水田园之间,成为便于当地农户生产生活的幸福之路。
据当地非常熟悉斛米沟小流域情况的康书记介绍:“水利局为我们办了一件实事好事,原来崎岖不平的小路拓宽到了4米,改善了运输困难的局面。保土耕作和果树池台田保土保墒效果非常好,预计果树产量可提高20%以上。这也增强了我们发展林果经济和综合建设的积极性和信心,我们今后要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再栽一些福果,种植一些小杂粮、蔬菜、野葡萄等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