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撑起特殊的八口之家

29.10.2015  15:45

   用爱撑起特殊的八口之家

  ——记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王峥嵘

  王峥嵘正在给婆婆喂饭。游世军/记者/王卢莎 摄

  10月19日清晨,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佛山村4组的一户普通农家院里,早饭的炊烟在灶间尚未散尽,一位农妇忙碌的身影穿梭在院里屋外一刻也没得闲。她就是这家的女主人王峥嵘,结婚20年,她把一个病人多、劳动力少的八口之家操持得井井有条。

   一人照顾婆家四个病人

  1995年经人介绍嫁给刘振生后,王峥嵘便走进了佛山村老刘家。当时这个家里有4个病人,公公婆婆年迈体弱,80多岁的大爷公是聋哑人,大伯哥患有癫痫病。两个儿子出生后,丈夫刘振生不得不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家里的重担就全压在王峥嵘的肩上。

  2005年春天,王峥嵘公公突然得了脑血栓住进医院。王峥嵘白天到医院照顾老人,晚上还要回来照顾孩子。从家里到医院坐车要一个多小时,她每天都要跑一个来回。

  2009年8月,婆婆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住进了医院,而此时家里已经没钱治病了,王峥嵘只好硬着头皮回娘家借钱。

  王峥嵘的大爷公是个聋哑人,一辈子没结婚,一直和刘振生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因为年纪大了,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几次比划着说要去镇敬老院养老。逼得不善言辞的王峥嵘说出掏心窝子的话:“大爷,我别的能耐没有,但是一定要让你老人家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大爷公听后,握着王峥嵘的手直流眼泪。 2014年5月,大爷公病重。王峥嵘给老人接屎接尿,不离不弃,陪伴着老人走过了人生最后的日子。

  王峥嵘的大伯哥今年49岁,患有癫痫病和脑积水,经常发病。每次发病都尿裤子、尿被子,公婆年纪大了洗不动,都是王峥嵘来洗。有一次,大伯哥臀部长了个疮,需要上药,而且当时婆婆腰疼卧床不能动,王峥嵘便主动提出给他上药。婆婆觉得难为了儿媳妇,但朴实的王峥嵘说:“大哥已经很不幸了,我就尽可能地让他生活得好一些吧。 ”感动得婆婆热泪盈眶。

   一定要让老人安享晚年

  这样的大家庭,且不说花销有多大,只是基本的照料也让寻常人头疼。面对这些负担,天性善良的王峥嵘没有退缩。洗衣做饭,侍奉老人,下地里干活,王峥嵘样样不落。

  王峥嵘爱干净,隔两天就给全家人换洗衣服,由于人多,每次换下来的衣服都是一大堆,夏天她就用自行车驮到河边去洗,有时候一洗就是好几个小时。

  无论是刮风下雨,王峥嵘早上都必须在3点钟准时起床,先为上学的儿子做好早饭,然后走2公里土路到蚕场喂蚕,喂完蚕后还要在早上7点钟准时赶回家,把家收拾利整、喂完猪之后,她继续去蚕场喂蚕、下地干活。

  王峥嵘用勤劳和责任扛起了全家人的幸福生活。街坊邻居都夸赞她,王峥嵘却说:“他们都是我的家人,他们生活好了我才能心安。 ”

  与记者相视而坐,才40多岁的王峥嵘发际间已依稀可见白发,时不时地用布满了老茧的手胡乱地抹开额头的汗水。王峥嵘说,虽然日子苦点,只要自己付出努力,老人们一定能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