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正确的宏观政策不为保增长 是为危险的大萧条

08.07.2016  20:28

  不管是权威人士,还是市场参与者,对中国经济现状共识以及在“三期叠加”中寻求到解决之道,包括迫在眉睫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如何落实,显然都分歧巨大。

 

  这其中,如果往微观细了说,如何理解强刺激,怎样看待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宽松还是偏紧,基础设施建设是否有必要再搞2.0版本,中国快速增长的天量债务有没有风险,恐怕也会争论个没完。在此现状下,前海传媒日前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韦森。

 

  对中国经济深有研究,韦森在业界有口皆碑,旗下弟子们庭广众,在高校、在全球著名金融机构担任经济学家的比比皆是。他1989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从悉尼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曾为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正式访问教授,2001年回国正式执教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曾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多年。

 

  正确的宏观政策是为了避免大萧条

 

  除了宏观经济外,韦森对经济学中的各个流派都研究颇深,尤其是对以奥地利学派、凯恩斯主义等发表多篇影响重大的文章与书籍,比如《重读哈耶克》、《语言与制序:经济学的语言与制度的语言》、《经济学与伦理学: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等。网上曾流传自由市场派“经济学家七剑下天山”之说:莫问剑吴敬琏、由龙剑许小年、竞星剑张维迎、舍神剑茅于轼、青干剑陈志武、天瀑剑黄亚生、日月剑韦森。

 

  就当前的宏观政策,韦森认为,目前正确的宏观政策不是为了保增速,而是避免大萧条。

 

  他强调,如果经过了07、08年金融风暴,09年世界经济衰退和十万亿刺激,如果能结束这个教训,在当前中国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采取比较对的宏观政策,也许长远看会好一些,如果再不结束这个教训,再来一波强刺激,同时极大发货币的话,可能未来中国连L型都保持不了,甚至就走向哈继铭说的倒L型,如果采取正确的宏观政策决策,现在最重要的宏观政策不是保增速,而是消解上一次盲目扩张的后遗症。

 

  今年5月中旬时,高盛财富管理中国区副主席兼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能更需要警惕的是一个倒L型,什么叫倒L型?就是先向右一横,然后再向下一竖,这是倒L型。这种情形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呢?就是在经济处于自然回落的时候,我们用大水漫灌的方法不断的进行强刺激,硬是不让它回落,然后撑几年,在撑的过程当中,三个问题,产能过剩、债务过高、库存过大,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恶化,到时候兜不住,兜不住以后出现一个崩盘式的回落,那个情形绝对是需要警惕和防止的。

 

  韦森向前海传媒强调,如果采取急剧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再来一波基础设施建设、铁公基投资,同时货币政策再宽松的话,最后肯定是倒L型。

 

  不为支持实体经济部门而降,才能真正救实体经济

 

  但他也指出,中国有这么多优秀企业家,私营经济也这么大,如果国有企业也越来越市场化,建议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实际利率,这是救企业第一大要务。“中国负债这么大,利率如果不像欧洲美国日本利率0.5,甚至负利率,那我们也应该像澳洲那样,2.5的利率,这可以吧?2.5的话,一下子基准利率就下去一半,你想想多少企业会感觉一下子担子就轻很多了。”

 

  他谈起,增加货币供给,不是为了强刺激,而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让中国企业能在现在情况下熬过这一关,才有未来。经济学界一直没弄清楚,一发货币就说是刺激,或者说发了也没用,到不了实际部门,但这两个都错了,要到实际部门都完了,如果实际部门需要强刺激,又要做基础设施投资,贷款到他那了,那是在制造泡沫。

 

  韦森的逻辑是:“现在的货币宽松去杠杆关键在于,增加货币供给,如果扎住口子,不再来十万亿八万亿的话,货币增加多了,比如降准,降6个点到11.5,或者到10.5,大量货币就释放出来了,如果不刺激,让市场去调节,好的企业我不贷款,股市不敢投,债市不该买,房价会不会跌,这钱不知道如何投,坏的僵尸企业,银行不敢贷,贷了你就是坏账。那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就出现了,供应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少,让投资者选择,那利率就自然降下来了。”

 

  在他看来,货币市场利率是市场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函数,准备金在17.5,怎么能降得下来利率呢?中国国有企业78万亿负债,民营企业也有30多万亿,每天利息都是天文数字,还有民间的表外负债,整个经济在这么萧条的情况下,利率还这么高,有这个道理吗?把利率降下来,不为支持实体经济部门而降,才能真正救实体经济。

 

  他进一步呼吁,70%、80%以上的企业负债已经严重岌岌可危,这时候让这些企业活下去,中国经济才有未来。现在的企业家都不知道未来怎么样,人人自危,都要把资产转移到国外,还指望一群大学毕业生创新?稳住企业家信心,大家才有未来,减轻他的税负,还款还息的负担,人民币再跟随供求关系该贬就贬,该升就升,这些下来,企业才会有信心,中国才会熬过难关。

 

  四大因素使中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至于一些行政体制改革,韦森指出,降低行政管制,这是对的,但是政府的财政存款十万亿变成了负担,这个负担为什么不考虑减行政经费呢?与其说减少行政管制,为什么不砍管行政部门的官员呢?比如有些部门,你不让我干事,我在这里干嘛?你给我的工资就是叫我干事,我干事就要通过行政管制来做。干事才有政绩,才能对得起我拿的工资。谈行政费改革,只有政府部门小了,管制才没地方管,不做这个事情,光提降低行政管制,是没找到根源。

 

  从去年股灾到今年年初的人民币市场动荡,再到后续不可预期的人民币前景,外界纷纷觉得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在加大,但韦森并不认为短时期中国存在大的金融危机,主要原因是四个方面。

 

  第一、整个国家来说,中国的储蓄仍然大于投资,100万亿负债,但有144万亿存款,老百姓、企业、政府存钱储蓄大于投资,不像美国。第二、外汇储备仍然有3.2万亿,国际上,有足够的外汇来应对各种冲击。

 

  第三、为了应对通货膨胀,这几年,2009年开始,存款准备金15.5,到了2010年、2011年,13次提准备金,提到21.5,然后看到经济下行,2014年至今开始降准,去年五次,到17.5,17.5是什么概念,乘上138万亿存款,因为总的144万亿广义货币,有7万亿是现金,138乘以17.5,有20多万亿是央行围绕应对金融风险与倒闭压得资金,可以说抵押物,有22万亿,一个银行几千亿就搞定了,你要挤兑,我可以支持,这样就不来挤兑了。

 

  第四、中国经济跟美国不一样,房价涨很多,泡沫虽然很大,按揭贷款很小,只占GDP的2.5%,而十几万亿贷款都是房地产商的,老百姓买个房子三五年凑凑都还完了。这个房价跌了呢,我也不卖,也没有银行抵押,不会造成银行风险。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