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盖州”招牌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在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盖州市太阳升办事处老爷庙村的农产品物流公司在这里建立了分销点。每天,上千吨贴着“盖州”标签的苹果从那里进入俄罗斯,高峰时单日交货值超过百万美元。
如今,苹果、西瓜、葡萄、桃、尖把梨、生姜、海蜇……这些被经销商和消费者奉为上品、行销国内外市场的盖州特产,有个共同的身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样的“宝贝”,盖州已经拥有7个,数量位居全省县区榜首,而且还在积极扩充阵营。
“盖州”招牌的背后,是农业生产的地缘、技术优势和丰厚扎实的历史底蕴、产业基础。
山海相连的地理,带来丰富的物产馈赠,农林牧渔尽有,堪称“北方大农业缩影”;纬度适宜、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水果糖分高、口感好、耐储存;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几十年来的第一块“试验田”;海蜇出口量占全国80%,辽宁绒山羊的原产地,苹果栽培人才的摇篮……
盖州特产,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品牌优势。
盖州市委书记赵国栋说,盖州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通过定标准、做品牌,带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引导传统农业向绿色高效农业转型升级。
“身份”是催化剂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隆鑫果品公司位于盖州市九寨镇,总经理侯宏伟做苹果购销已经20多年了。每年秋天,没等苹果落地,他的电话就响个不停,来自黑龙江、吉林的货主希望能自己上门看货,发往西亚、东南亚、俄罗斯的集装箱等着他的苹果装货。这几年,隆鑫果品的年出口量达3.5万吨,年创汇2400多万美元。
100多年的栽培历史,31.5万亩的栽种面积,27万吨年产量,盖州火红的苹果却在一段时间里没有火红的市场。盖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局局长林运群说,近些年山东苹果“半路杀出”,一定程度上拦截了盖州苹果南下的路。
2010年,从98个品种中遴选优质品种打包申报,“盖州苹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盖州第一个地标产品,2013年又获评国家驰名商标,历年在国家、省农展会上斩获奖牌152块。
如今已成为省级苹果“一县一业”示范县的盖州,占总栽种面积60%的苹果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标志、包装、生产、管理、销售“五统一”,用“盖州”品牌闯天下。南方人重新重视起它的味道口感,经销商也更中意它耐储存的品性,盖州苹果由此搭上了发展的“快车”。
无独有偶,徐屯镇的沙壤地盛产生姜,过去土得掉渣,如今名号打响、“洋气扑面”。盖州市推动徐屯镇成为国家级生姜生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为东北最大的生姜种植基地,“盖州生姜”2011年进入“国家地标”行列,其块大肉厚、耐储存的品质越发被人熟识。往往是3000亩的生姜还长在地里,就被外地大超市订购一空。
苹果、生姜,几辈人“土里刨食”的依靠,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成为一些乡镇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的利器。这样的宝贝盖州真不少,将这条路径推广复制,可助镇域经济雁阵高翔。
2011年,省果树所干果研究室杂交大榛子项目落在万福镇东阳村,3000多亩荒坡地的村子有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今年,早期建成的248亩榛子繁育示范基地销售苗木100多万株,远销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等地,今年又新建一个370亩的榛子园。东阳村党支部书记吕纯杰说,大榛子产业让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2000元。
“盖州大榛子”是野生榛子的两倍大,亩产达到400多公斤,是野生榛子的8倍,将成为盖州冲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下一梯队的主力。
“品牌”是强心剂 倒逼科学生产管理
2015年春夏,盖州团甸镇持续高温干旱,水库、塘坝、20米至25米深的灌溉井基本干涸。可到了7月底,在1.2万亩连片葡萄园里,大串大串的葡萄颗粒饱满,紫红满藤。
是万亩葡萄园区的150多眼50米以上深井“大显身手”,实现灌溉全覆盖、全满足。团甸镇副镇长赵量说,近几年葡萄示范园基本建设投资2200万元,丰年打深井,旱年保丰收。
一个品牌牵动一个产业。2013年“盖州葡萄”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前,葡萄种植面积2万亩,几年间激增至9.6万亩,年产量12万吨。
而踏入九寨镇地界,满眼都是大棚。这个季节走进大棚,“油4”品种的棚桃正进入盛花期。这种当地种植最广泛的桃品种,闯进了哈尔滨、绥芬河、牡丹江等地的市场,还卖到了俄罗斯。与“盖州葡萄”同批晋级的“盖州桃”,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年产2.6万吨。
新增量中,极少有自产自销的种植散户,大多是果农加入合作社,或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公司。像团甸葡萄、九寨棚桃这样的水果标准园,目前盖州26个乡镇共有68个,水果专业合作社有584个。以大型水果销售企业为龙头牵动的“订单农业”,发展订单水果20万亩,至少辐射10万农户。
“这是一条品牌化反作用于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新路子”,盖州市果树技术推广研究中心主任孙启振说。单靠一家一户的农民,技术和管理跟不上;单靠合作社,资金和销售渠道可能成短板;请来专业龙头公司,三方合作共同维护“盖州”品牌,产量型转向质量型、内销转向外销、早中晚上市品种合理搭配等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在“盖州西瓜”主产区梁屯镇,大棚的水泥柱换成了钢骨架,带来的直接变化是:西瓜提前一个月上市,打破往年同期市场上山东西瓜一家独大的格局,每公斤能多收入一块钱,而且还打进了“兴隆”等大超市,提升了“盖州西瓜”品牌附加值。
榜式堡镇盛产柞蚕,近年来受天敌黑广肩步甲虫影响,年产量由千吨下降到不足300吨。2015年7月,盖州市政府与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联合开展的信息素诱集技术防控柞蚕害虫中试基地在榜式堡镇落户。采用“小罐”防控新技术,大茧产量是去年的3倍多。持观望态度的蚕农盘算重新上山放蚕,政府部门则正式申报“盖州柞蚕”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重现榜式堡“中国柞蚕丝第一镇”的荣光。
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战略,发挥品牌效应,不仅是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还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形成市场倒逼机制。
盖州市围绕地理标志抓安全生产,完成26个乡镇监管站场所和仪器配备,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对五大水果生产基地、七大专业合作社产品进行监测,全市无公害农产品面积扩增至43.7万亩、绿色食品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7.45万亩。
一产三产是“哥俩好”深融合提高农业附加值
2500多亩蔬果采摘园、300多户入户社员,在营口市单体面积最大的蔬果采摘旅游项目——盖州沙岗镇联达果蔬专业合作社惠顺山庄的葡萄大棚,一种叫“茉莉香”的“袖珍葡萄”冬日里成熟,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作为山庄技术指导的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高树清说,通过新技术巧打时间差,桥棚、冷棚、暖棚相互交叉,不但夏秋能搞观光采摘,冬春也能有鲜果上市,现在大棚里的葡萄品种已达到14个。没沾任何催化剂的葡萄,一市斤售价25元,农民坐地卖高价,还供不应求。
盖州东部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7.3%,人口占营口市山区人口的63%。这里被228万亩生态山林覆盖。认清自己的“一方水土”,盘活庭院、生态等资源,搞观光、休闲、体验游,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农民就地转变成农业工人,让农产品就地转变成旅游产品,一产三产联动融合发展,40多家生态山庄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大多数是专业合作社就地转化的。
万福镇的圣水人家乡村旅游山庄自酿山葡萄酒,带动了周边的山葡萄种植业,农民每亩地年收入1.2万元,此前种植大苞米的收入是800元。榜式堡镇的冰泉山庄所需水果、绒山羊、蚕蛹、大榛子等农副产品从当地农户手中直接采购,以往农民到30公里以外的盖州城区贩卖,还卖不到理想的价钱,而今这些名牌产品通过休闲旅游牵动,在原产地“守株待兔”更加俏销。
盖州的农产品,通过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品牌价值,得益于盖州的山水特质;绿水青山搞活休闲旅游,又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实际上,乡村不单是卖了水果,更多的是赚了“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