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刘则亭“古渔雁”的守护者(图)

10.02.2015  11:59

  刘则亭根据调查考证绘制的辽东湾近代渔雁的迁徙路线示意图。

  上世纪70年代还在水上生活的“水雁”后人姚金鹿(右),给刘则亭讲过许多“古渔雁”的民间传说(记者 杨靖岫 翻拍)。

  旧船、网具、铁锚和它们所承载的渔雁文化、历史是刘则亭倾其大半生的执着追求。

  盘锦市大洼县二界沟镇的不少居民都是“古渔雁”的后裔,是入海口处最古老居民的后代,也是“古渔雁”文化、民间故事的承载者、传承者,刘则亭就是其中一员。 “我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成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因为‘古渔雁’是在世界各地人类历史上甚至是人类的史前时代就存在过的一种文化类型,只不过现在只在辽河口这个地方还存在着部分‘古渔雁’的后人、实物和经人口口相传下来的上千个‘古渔雁’民间故事。”春节前夕,记者在二界沟镇老渔民刘则亭的家中,看到了他40年来潜心收藏的“古渔雁”实物1000余件,大到十几吨重五六米长的巨型铁锚,小到大枣一般石质网具、生活器皿等。

  刘则亭今年70岁,从小就跟着长辈在河北白洋淀文安洼和盘锦大洼县二界沟之间打鱼,一年四季追随鱼群在辽东湾各个河口之间像大雁一样迁徙生活,最后定居在大洼县二界沟。他用了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守护和传承中国“古渔雁”文化。虽然早在2006年“古渔雁”民间故事就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他被命名为“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但在他看来,这些还远远不够,虽然在二界沟随处可见“渔雁小镇”、“渔雁广场”,但是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古渔雁”。

  刘则亭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听故事,从老一代打鱼人那里了解关于“古渔雁”的民间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辽河口的“渔雁”越来越少,为了留住心中对“渔雁”的记忆,当时在二界沟镇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的刘则亭开始有意识地回忆自己听过的“古渔雁”故事,并利用工作之便潜心研究辽河入海口地区的渔家民俗、口头传说,先后收集、记录文稿上百万字,整理和讲述“古渔雁”民间故事1000多则。 2006年,盘锦市文化部门筹划建立了辽河口“古渔雁”文化遗产博物馆,从此,“古渔雁”有了一个保存和展示海上文化的基地。

  刘则亭老人说:“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成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因为那才是这种文化应有的本来属性。 ”

   链接

  “古渔雁”不是鱼,也不是鸟,是远古的打鱼人,他们像大雁(候鸟)一样、春来秋往地迁徙在陆路的江河入海口处,繁衍生息。远古以来的“古渔雁”群体走过漫长的岁月穿越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在上世纪30年代,冀东乐亭滦南等地的打鱼人从陆路滦河口等地走到辽河口打鱼,人称“陆雁”;上世纪70年代末,冀中文安洼的家眷船通过水路来到辽河口海域打鱼,人称“水雁”。他们都是在春夏秋三季在辽河口海域打鱼为生,冬季返回冀中和冀东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