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行动直面未来的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我们正视现实、共同面对,科学认知气候变化,唤醒各界对气候变化的忧患意识,践行低碳生活,积极行动应对挑战。
当前,气候变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低层大气温度和海洋温度正在升高,不仅导致了海平面上升,也增加了暴雨和洪水等灾害性天气的风险。
美国一家气象组织去年发布研究报告称,气候变化最快将在200年内导致全球气温上升2℃~4℃,届时全球多座城市将面临被水淹没的危险。
为应对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2015年世界各国政府通过了《巴黎协议》,提出“将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的全球平均温度升幅维持在2℃以下,并继续努力将温度升幅限定在1.5℃”的目标。
全球变暖挑战气候安全
近百年来,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以变暖为显著特征的变化,给人类带来不可回避的气候安全问题。
中国气象局今年1月发布《2015年中国气候公报》称,2015年是有现代气象记录数据135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中国是自1951年以来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这一方面受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影响,另一方面,与正在发生的超强厄尔尼诺有关。
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资料显示,2015年,热浪波及到了世界各地,许多地方高温记录都被打破了。西班牙新的温度纪录是5月份巴伦西亚和兰萨罗特的46.2℃,比之前的当月纪录高出6℃。埃及的最高温度出现在卢克索的7月,高达47.6℃。南非的记录发生在弗雷登达尔的10月份,达48.4℃。
据预测,从2016年~2035年,地球表面温度可能继续升高0.3℃~0.7℃。具体而言,地球各处升温也呈现区域性差异,北极地区升温快于其他地区,陆地升温快于海洋。
针对全球气温创新高是否与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问题,我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巢清尘介绍,造成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外部强迫,包括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火山爆发等都是外部强迫的因素;二是内部系统的变率,如海洋、海气相互作用,陆气相互作用等,导致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发生。而国际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排放造成了过去上百年的气候系统变暖。
伴随着热而来的就是干旱。2015年,干旱跟往年一样,继续肆虐巴西东北部和北美西部,导致阿拉斯加出现破纪录的野火季。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和南部非洲也受到了降雨不足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使之加剧)。印度西南季风降雨量低于常值。干旱为印度尼西亚的极大野火火上浇油,并影响了周边国家。
专家表示,尽管从全球来看,平均降水量在增加,但地域差距很大,干的地方更干,湿的地方更湿。2015年自然灾害影响了1亿人口,其中受旱灾影响就达5000万。
随着增温后的大气能够保持更多水分,暴雨事件在不断增加。2015年1月,非洲的马拉维共和国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水。在巴基斯坦的季风期,一个台站记录了24个小时540毫米的降雨,而这个国家的年均值只有336毫米。印度城市金奈12月1日~2日24小时内的降雨量高达500毫米,前所未有;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2月5日打破了24小时降雨量纪录:坎布里亚的降雨记录为341.4毫米。
超强厄尔尼诺将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在中国气象局3月16日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访谈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严登华表示,近几十年我国的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但时空分布变化很大,且极端降水事件有增多趋势,这给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很大挑战。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未来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的特征将进一步突出,旱涝频率及其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都会进一步加快加重。
今年两会期间,水利部部长陈雷回应媒体关于洪涝灾害发生比率提问时说,按规律,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当年可能发生较大的灾害。初步预测,今年我国南北方都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洪涝灾害,局部可能会有较强的区域性旱灾,台风登陆的个数和强度也可能较大。
国家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周兵说,中国气温的升高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厄尔尼诺引起的,要密切关注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对我国和全球气候可能产生的影响。
据专家介绍,我国气候变暖幅度明显高于全球,高温事件显著增多,干旱和暴雨洪涝事件频发,登陆台风偏多偏强。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1.38℃,升温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1961年以来,高温热浪事件增多明显,本世纪以来更为突出,平均每年高温面积占全国27.4%,超过常年两倍。
同时,受气候变暖影响,我国年降雨日数呈减少趋势,但暴雨日数明显增加,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的短历时暴雨增多增强。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加剧。登陆我国台风比例显著增加,尤以近十年最明显。由于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霾日数显著增多。
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建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把绿色发展转化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通过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碳汇等手段,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气象百科
那些“花样”气象术语
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都是严肃刻板、枯燥乏味的,其实不然,除了常规术语,气象服务领域还有很多“花样”用语。
1、以花命名
桃花汛 也称春汛、桃汛。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上旬,黄河的宁夏河段、内蒙古河段冰凌融化,河水会猛涨。河水流至下游时,正值沿岸地区春回大地、漫山遍野山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被叫作“桃花汛”。在水柔山青的江南一带,此种情况多被称为“桃花水”。
梅雨 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2、以节气命名
寒露风 是指秋季冷空气侵入后引起显著降温使水稻减产的低温冷害。在我国南方,多发生在寒露节气前后,故名“寒露风”。
小满寒 是指出现在小满节气前后的低温冷害,所以叫小满寒。在江西省,小满寒具体指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北方冷空气南下,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22℃,或者最低气温低于17℃的低温阴雨天气。
同样道理的还有芒种寒、清明风。
3、以节俗命名
龙舟水 又称端阳水,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端午时节,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和广西、福建、海南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强降水。由于此时正值端午龙舟竞渡之时,所以称之为“龙舟水”。
4、生动形象型
卡脖旱 不少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人或许没有听说过这个词,这一术语常出现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玉米抽雄前后一个月是需水临界期,对水分特别敏感。此时缺水,幼穗发育不好,果穗小,籽粒少。如遇干旱,雄穗或雌穗抽不出来,似卡脖子,故名“卡脖旱”。
埋汰秋 这是东北地区农民对秋收时出现的连阴雨天气的称谓。雨后的庄稼地里泥泞不堪,人车出入不便,再加上庄稼落雨受潮易出现霉变,往往会出现丰收却无法干脆利落收割的状况。这种邋遢的场面用东北方言形容叫“埋汰”,故名“埋汰秋”。
零下一度
服务民生需深化环保气象合作
环境与气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环境保护和气象业务合作,是服务民生的迫切需求,也是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共同提高环境气象公共服务能力的实践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协调、联动与合作,对深化大气污染成因研究、提升重污染天气精细化预警预报水平、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实,早在2013年底,环境保护部和中国气象局就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分工负责,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此项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环保和气象部门间合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环境气象服务需求的增强,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已成为民之所盼,特别是应该以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为重点,建立两部门联合会商、联合应对和联合发布信息的工作机制,协同应急条件下信息发布,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及时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同时,两部门还应深化和拓宽合作领域,在完善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网、建立健全环境气象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重污染天气评估工作机制、联合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加强宣传和信息服务工作、加强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合作、建立完善合作沟通机制等诸多方面携手,共同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水平,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如在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方面,以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试点为抓手,强化大气污染相关的科研合作和联合攻关,共同解决大气污染成因和空气质量预报相关难题,提高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和空气质量预报水平。再比如,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部门合力为着力点,强化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重大规划和重大工程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提升环境气象能力和水平等。
当前,各地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之间,应从实际出发,加强工作沟通与协作。
一是完善合作机制。双方应根据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等环境气象业务需求,签署进一步合作的框架协议,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共同推进环境气象业务开展。
二是健全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双方应共同推进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根据气象观测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共同对区域性污染天气过程进行研判,联合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在联合会商基础上,充分应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录入、审核、签发和发布、传播等工作。
三是共建环境气象监测系统。双方利用自身业务和资源优势,共建陆地与江湖水面大气成分、水环境、能见度、风向风速等环境气象监测站点,共享监测资料。
四是建立重污染天气评估联合工作机制。根据污染因子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开展评估等工作,为科学应对处置提供决策支持。
气象科普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如何预报?
雾霾天气来临,及时的预报预警备受关注。那么,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第一步:采集气象要素及大气成分数据
2013年9月1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工作。做一份雾、霾及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第一步是做好监测与数据采集,需要采集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一般气象要素数据,二是大气成分数据。
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降水、边界层特征量实况演变及其他参数,用以确定是否会出现雾、霾及沙尘,这部分数据主要依靠各地气象部门设置的气象观测基本站采集,同时参考卫星遥感数据。
至于大气成分数据,则包括PM2.5、气溶胶等。气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设有近百个监测站,可以采集这方面的数据。此外,还会参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空气质量发布平台上的相关数据。
第二步:用数值预报系统运算分析数据
相关数据采集到位后,主要任务是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中国雾霾数值预报系统”(CUACE)在其中承担了重要角色。这个系统由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负责运行和维护,产品由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具体应用。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主要是预测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条件。譬如,较强的一股气流可以将污染物迅速吹散,明显的降水也可能清除雾、霾;而在冷空气较弱、气压较稳定的情况下,雾、霾则不易消散。此外,气溶胶浓度、相对湿度对雾、霾生成与持续,也至关重要。
拿到基本的气象要素、大气成分数据和模式运行结果后,气象专家还需要考虑高空环流型变化、低层环流及温度场、冷空气活动、地面气压场变化等。CUACE系统很好地耦合了气溶胶模式和大气模式,对于气压、风速、空气湿度等实验观测数据进行运算,而辐射、季风、气候模式等因素也将被考虑进去,确保数值预报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各地气象部门还配合使用一些区域预报模式。
第三步:开展会商并修订预报结论
数值预报结论可以直接向公众发布吗?事实上,预报员还需要在客观预报的基础上,根据发生雾、霾及空气污染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研判,才能最终拿出预报产品。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归根结底是要服务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气象部门制作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等级标准与环保部门的空气质量指数等级标准一致,分为六级,等级从“好”到“极差”,以是否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为依据。
2013年9月30日,中国气象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方案》。当京津冀地区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时,气象与环保部门将展开会商,并根据会商情况,提前3天发出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为更好地实现部门联动预警重污染天气,中央气象台将提前4天拿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类似这样的合作,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