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盛大开幕
第五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盛大开幕
沈阳交响乐团《我和我的祖国》专场音乐会昨晚举行
云飏阁用悠扬乐曲述说盛京辉煌往事
现场观众6000余人次 沈阳网直播点击浏览量达45.9万
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主办,和平区委宣传部、沈阳交响乐团承办的第五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昨日19时在沈水湾公园云飏阁开幕。开幕式暨首场演出《我和我的祖国》专场音乐会由沈阳交响乐团带来,演出突出了浓浓的家乡情和爱国情,交响曲《盛京故事》(第一乐章:沈阳故宫赋——四百年的岁月礼赞),舞剧《月牙五更》组曲以及女声独唱《我和我的祖国》等接连上演,令现场观众震撼不已。
昨晚,交响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不仅让沈阳乐迷大饱耳福,还吸引了众多外地乐迷前来观看,现场观众达6000余人次。雨后的云飏阁草绿花香,星光璀璨,这场视听盛宴引发全民关注,沈阳网本场音乐会直播,点击浏览量达45.9万;“在沈阳”APP浏览量达12万。仙乐飘香,沈阳用交响乐述说盛京的历史往事,展现大美沈阳的新时代风采。
据了解,第五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将持续至6月19日。开幕式后,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丝路交响》专场音乐会,成都交响乐团、沈阳各大交响乐团的演出也将陆续上演,为沈城观众呈现一系列高规格、高品质、高水准的音乐盛宴。
沈阳本土原创音乐展现大美沈阳
为了参与第五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沈阳交响乐团两个月前就开始筹备这次演出,只为奉献最好的演出给家乡观众。在交响音乐节上打头阵,沈阳交响乐团的曲目选择非常有“沈阳特色”,包括交响曲《盛京故事》(第一乐章:沈阳故宫赋——四百年的岁月礼赞)、《月牙五更》等都是展现沈阳故事作品。沈阳交响乐团常务副团长翟焕民透露,“我们希望用交响乐语言,述说盛京的历史往事、展现大美沈阳的新时代风采。”
演出中,《盛京故事》的大气磅礴让观众如痴如醉,这是沈阳交响乐团历史上首度委约原创交响乐作品,是著名作曲家崔炳元先生(辽宁人)特别将第一交响曲的序号贡献给家乡的重要作品。作品采用了较自由的奏鸣曲式结构,音乐上更加豪迈与壮丽。舞台旁的LED大屏,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位历史人物的文治武功,到首届中国旗袍文化节暨“盛京1636”第三届沈阳国际旗袍文化节的盛情盛景一一呈现,古老盛京和现代的沈阳在画面中交织。“太震撼了!作为沈阳人感到特别自豪!”众多观众感慨。
当舞剧《月牙五更》组曲中耳熟能详的作品响起时,有不少观众还跟着合唱。舞剧《月牙五更》当年在沈阳首演时非常轰动,作品以交响乐组曲的形式出现真的很新颖,老作品焕发了新生机!“音乐会用民族交响乐的形式,歌颂家乡,让人们留住故乡的记忆,更唤起了我们振兴家乡的斗志”,观众们纷纷赞叹。
中国经典乐曲是对祖国的礼赞
除了家乡情,开幕式演出还展现了浓浓的爱国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沈阳交响乐团用“一片红”的曲目致敬祖国。从舞剧《红色娘子军》组曲,到男生独唱《祖国慈祥的母亲》,再到《我和我的祖国》,一首首乐曲是沈阳人对祖国的礼赞、祝福和歌颂。
当《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响起时,则掀起了全场高潮,这首由沈阳音乐学院老院长秦咏诚作曲和老教授张藜作词的歌,每每响起都让沈阳人无限自豪。独唱演员刘佳清亮的嗓音,配上弦乐浑厚的音色,恰好地展现了《我和我的祖国》作品深邃的情感与思想。“这首歌唱遍了全国,无论何时,都会引起强烈的共鸣,让人热泪盈眶。 ”一位市民说道。
最后一个乐曲《今夜无人入睡》结束后,很多观众还没反应过来,“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们没听够、没看够!”在热烈的期盼中,沈阳交响乐团返场加演了管弦乐《我的祖国》,让所有的观众惊喜不已,现场爆发出持久的雷鸣般的掌声,全场再次掀起大合唱。开幕式还通过各个网络平台向全世界观众进行了直播,用交响乐讲述了沈阳故事,彰显了第五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的独特魅力,展示了沈阳的崭新风貌,扩大了沈阳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乐迷志愿者服务彰显沈阳热情
“我6点钟就到现场,为大家服务我觉得特别自豪。”来自沈阳交响乐团爱乐俱乐部的曹大志自愿担当第五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志愿者,维持秩序、发放节目单、引领观众到座位席、为外地观众指路……曹大志都耐心细致地为乐迷答疑解惑。昨日现场观众达6000余人次,曹大志忙碌并快乐着,“我看到观众有来自鞍山、锦州、辽阳、抚顺、朝阳的,说明咱们沈阳交响乐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我以沈阳人热情来为乐迷服务,也是为家乡交响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今年刚刚加入沈阳交响乐团的乐团首席张朝忱是地道的沈阳人,之前他曾在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工作,“选择回到家乡,是因为沈阳的交响乐氛围越来越浓,沈阳交响乐团的实力在国内乐团也是排在前列,越来越多的乐迷选择走进音乐厅,欣赏交响乐。”沈阳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卞思聪表示这场音乐会涵盖了众多本土原创的作品,“用音乐述说沈阳的故事、历史文化,乐迷听后会产生很大的共鸣,也会有更多的收获。”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张宁 主任摄影记者常晟罡
(责任编辑:冯庆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