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释放红利 锦州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总投资250亿元、一期投资49.6亿元的锦州滨海新区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工,达产后将实现产值300亿元,安置就业5500余人。4月5日,锦州市9个县(市)区总投资854亿元的16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一批成熟度较高、投资规模较大、综合效益较好的大项目成为这次开复工热潮的主角:上海复星集团锦州生物制药产业园项目、中关村意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锦州基地项目、国电和风风电开发有限公司风力发电项目、凌海光电光纤系列产品建设项目、锦州电子电力信息产业园项目……锦州项目建设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
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个着力”要求,推动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锦州市把今年确定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年。经济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招商引资和推进项目建设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如何破题?推进简政放权,营造政治新生态,释放更多发展红利;实现科学决策,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依靠创新转换发展动力。锦州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努力交上一份让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满意的“锦州答卷”。
简政放权释红利
初春时节,走进锦州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和煦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落在地面上,感觉暖暖的。宽敞明亮的大厅,真诚热情的笑脸,不由得令人心生几分惬意。中心主任刘春荣引导记者来到二楼环岛的并联审批区,这里是专门为建设工程项目设置的“审批特区”,市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住建局等16个涉审部门实现并联审批,涉审项目集中受理、相互衔接,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75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
锦州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按行政审批区、审批配套服务区、办事者活动区等7个区域进行规划和布局,共进驻42个市直和中省直部门,设立114个窗口;面向社会择优招选了20家涉审中介机构,还特别安排了供电、供水、供热、燃气、网络传媒等5家与建设工程项目紧密相关的企业单位共同进驻中心开展工作。服务中心规划布局采取前窗后室模式,前台受理、后台办理,办事不出厅,“一站式”全流程厅内服务。
刘春荣介绍,锦州市在全省率先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要件工作,共取消了232项行政审批前置要件,削减率为39.1%。勇当“店小二”,不当“管家婆”,锦州市一系列简政放权的红利正逐步释放,不仅为百姓生活带来了切实的便利,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推动改革的“加速器”和“润滑剂”。
“脏、乱、差”现象少了,畅通、整洁、生态的市容环境秩序多了;机关里花架子作风少了,为民办实事的多了;干部精神状态“飘”的没了,走基层、接地气,跟群众的距离近了……两年来,锦州市以凝心聚力提神、转作风促发展为主题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强势展开:机关作风百日整治行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70后副县级领导干部基层蹲点、市委社情民意联络员制度、政法系统执法执纪百日整治、卫生计生系统专项整治、城市规划和户外广告“双整治”、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把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深化下去,把群众期盼的良好作风保持下去,锦州市正在营造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政治新生态。
顶层设计巧布局
实现科学决策,做好顶层设计,关乎新一轮发展的成败,项目建设尤为如此。锦州市从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到相关体制、机制,全面完善顶层设计,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锦州市紧紧围绕促进产业优化转型升级、产业园区发展、“十三五”规划、招商引资、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依托发展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沿海、县域、城区协调统筹发展布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4个县(市)突出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工业项目,3个城区突出商贸流通、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滨海新区突出临港物流业、电子商务项目,松山新区突出高新技术项目。
锦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锦州重点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和“锦州市重点项目信息发布平台”,把项目建设落脚点放在了民生、基础设施、农业、生态建设、服务业等领域上,谋划储备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有后劲,对经济发展有支撑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
锦州市还按照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需要组合使用干部,制定分门别类的差别化考核和考评体系,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部署和领导;重大招商项目,由四大班子领导牵头进行包扶,市直相关部门负责跟踪服务。锦州市还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全市招商项目调度协调会,听取各单位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项目实施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月以简报形式,将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情况向四大班子、各县(市)区、重点园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通报,每季度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创新发展换动力
3月1日,省政府在北京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在辽转化项目推进会,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锦州分园、中航天信锦州基地、中关村e谷(锦州)创业基地、CAE云仿真计算平台、北航(锦州)技术转移中心等10个创新项目正式落户锦州。在经济新常态下,锦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主体,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依靠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截至目前,全市组建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家,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5家,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11项,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建立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20个,成立院士工作站4个,与18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锦州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去年9月30日,隆重召开了锦州市科技创新暨国家高新区建设推进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意见》,具体提出5个方面20条政策措施及相关资金优惠政策。
创新驱动战略正在锦州落地生根。2015年,全市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培育认定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11.2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93%。锦州市还与华中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协议,共同设立资金规模10亿元的锦州市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到2020年,锦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超过20%,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锦州将建设成为辽西科技创新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