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女”跪地人工呼吸救陌生人

05.03.2015  14:13

  本报讯 首席记者杨帆报道 大年初九,2月27日上午9时50分许,沈阳站候车室大厅,一名50多岁的女士突然倒地,没有了呼吸和心跳。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时,一位穿着粉红色衣服的年轻女子拨开人群大喊,“全都撤出去,别围观了。”

  她提醒大家必须撤离病人的1米之外,并在人们都远离后,跪在地上开始为不省人事的患者进行心脏复苏、人工呼吸。

  不到10分钟,120急救人员赶到,将患者送到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经抢救,患心梗的贾女士脱离危险,并在第二天出院,没有留下后遗症。医生说,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施救,她很可能连到医院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为贾女士赢得抢救时间的正是沈阳军区总医院35岁的李伟,已经做了两年急救工作,担任急诊医学部电话回访员。“当天我并不是在工作,而是准备和朋友去大连出游,正在火车站候车。”李伟表示,等她跑过去时,患者已经没有呼吸和心跳。她先将患者轻扶平躺,随后开始心肺复苏,很快患者就恢复了微弱心跳。

   深度

  心跳骤停成功抢救率不足1%的背后

  贾女士成功获救,另一组数字却不得不把人们拉回现实:我国合格的救护员不足全国人口的1%,死于家中或去医院途中的急症患者超50%。

  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高燕主任介绍,目前我国心跳骤停的成功抢救率不足1%,主要原因就是患者不能在第一时间被急救,公众缺乏急救技能及参与急救的意识。德国的急救培训普及率高达80%。中国红十字会统计,截至2010年初,我国培训合格的救护员仅1000万名,不足全国人口的1%。

  记者随机采访10位市民,70%的人没有为他人做过急救,50%称如果有人让他救,他会伸出援手。但80%不懂如何去救。

  日前,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和沈阳军区总医院合作“中国公众急救”项目,计划每年至少免费培训1000名合格的救护员。此外,还将在沈阳公共场所安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它是一种普通公众经过简单培训即可操作的救治心脏骤停的医疗设备。心肺复苏术配合AED,将显著提高心脏骤停的急救成功率。首批将在沈阳投放550台。

  李伟为突然倒地的患病女士人工呼吸,因为这次急救,女士成功获救。读者供图

  另一份温暖有了反馈

  辅警脱衣暖车祸老人家属:做锦旗去谢他

  家属:看到报纸才知道老人如何被撞

  新闻到底:《辅警脱衣温暖被撞老人》譺訛新闻闪回:3月3日上午10时30分,沈阳铁西广场,一位老大爷被公

  交车撞倒,执勤辅警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老人取暖。照片在微博上热传,众多网友点赞!

  本报讯 记者宫雪报道 被撞老人的家属昨日表示,想通过本报对辅警石英说一声“谢谢”。

  老人的外孙女周女士说,3月3日下午3时30分许,家里人突然接到姥爷原来单位同事的电话,说“我姥爷出车祸了,正在医院抢救”。老人姓秦,今年84岁高龄,腿脚不好,走路拄拐棍。突然出了车祸,一家人吓坏了,通知各路亲属,一共10多人赶往医院。

  医院里,秦老昏迷不醒,鼻孔流血,医生说是颅内出血,需要立即做开颅手术。做完手术,秦老仍然昏迷,住在重症监护室,家人想知道他在哪、被什么车撞的,都不知道问谁。周女士说,直到昨天一早看到辽沈晚报,才知道老人被撞经过。

  令全家人感动和欣慰的是,老人被撞倒后,铁西广场执勤辅警石英怕老人冻着,脱下衣服为老人取暖。“当天的气温那么低,那名辅警就穿着单薄的衬衫守护老人20多分钟,亲人也就能做到这样,更何况他与老人素昧平生,我们全家人都被感动了,心里暖暖的。”周女士说到激动处,声音哽咽。

  家属本来想立即去感谢石英,但锦旗一天做不出来,“我们做完锦旗就去感谢他。”

  周女士说,发生事故时,老人身上没带任何家人的联系方式,还好,细心的警察在老人身上找到了一张银行卡,这才辗转联系上老人原单位的同事,联系上家属,老人才得以第一时间做上手术。

  记者得知,秦老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平常与儿子一起生活。当天老人出门,可能是去银行查工资。事发后,肇事的公交公司为老人垫付了3万元手术费。

  当记者把亲属的想法转告石英,石英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真的用不着感谢我,家属的心意我领了,但还是不要破费制作锦旗了,省下钱来给老人买点营养品吧,我真希望老人能够早日康复。”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
高校毕业生县域就业房补最高6万
  沈阳市对在县域内就业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学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