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调结构 架桥引资 盯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选项目
6月27日,为期5天的“2015世界知名侨商辽宁行”活动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位侨商暂别辽宁,他们留下了24个签约大项目、18亿美元的投资合同。
置身侨商项目群,面对高度的投资热情,辽宁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根据自己当前的发展特点精挑细选:24个项目绝大多数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时期,架桥引资,面对多种选择,需有定力,不能为了一时的增长而乱上项目,要盯准战略性新兴产业。
选择项目要有长远目光
6月24日,“2015世界知名侨商辽宁行”启动仪式之前,人声鼎沸的辽宁友谊宾馆一号楼大厅西南角,美国天翼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张玉杰带来的名片已被要走大半。
张玉杰说:“大家得知我想要投资的项目是电子商务,就纷纷与我接洽。在今天的会场上,电子商务、旅游、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项目受到热捧,相反一些污染大、耗能高的传统产业,想要在辽宁寻找伙伴,则很难。”
对此,很多侨商都有同感。在辽宁发展,不是有资金就行,还要有优质的项目。在本次活动现场签约的项目中,环保节能、物流储备、高端医疗设备、文化创意、城市综合体、地铁商铺、跨境电商平台、金融、旅游等多个领域都有涉及,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绝大多数。
我省各地招商代表纷纷表示,选择项目要有长远目光。不能单凭有钱就把“媳妇”娶进门,更要考虑可持续、适合地区发展的项目。
来自沈阳市于洪区招商局的章琳说:“我们的产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目前需要引进服务业配套项目,已经有的项目我们不会再重复引进了。”
营口市引进的俄罗斯耐火材料项目,盘锦辽东湾引进的环保增塑剂项目,朝阳市引进的金华山综合开发项目,都是依托当地产业优势,并与当地产业结构形成互补的项目。
应下好准入“先手棋”
在“2015世界知名侨商辽宁行”活动第二天举办的2015辽宁省利用外资项目推介会间隙,盘锦市双台子区招商局副局长王凤龙坐在一旁筛选收获的名片。
王凤龙说:“名额有限,区里还有很多企业代表没有来,我得先为大家把把关,选择一些适合双台子发展的项目带回去,帮助企业与侨商对接。”
其实,在侨商们赴辽之前,省侨联已经对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了筛选:500多名侨商报名,最后只有400人“准入”。“参加活动的侨商大都是从事环保、电子商务、医药、跨境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邀请他们来,就是考虑他们在辽投资兴业,将对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省侨联主席王朝霞说。
在面对多种选择时,我们要优先选择投资大、能耗小的项目,而那些对当地有示范意义,能改变传统发展思维的项目,对于辽宁来说才更有意义。
侨商的思维更开放、更前卫,在经济新常态下,唯有经常对接新思路,才可能有新作为。
刚刚落户沈阳、鞍山、铁岭的南美拉丁风情文化项目,从有构想到签约,经历几年时间。由于国内该经营模式并不多见,一直没有找到合作伙伴。本次侨商会上阿联酋华侨华人联合会代表对其情有独钟,认为这种模式在海外已经成熟,不仅现场完成签约,更对项目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