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弃管小区 将试点“保障性物业”
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刘桐)今年,沈阳市对100个老旧弃管小区进行改造,并准备试点配备物业进行后期管理养护,防止“二次弃管”。
昨日,省、市人大代表视察了沈阳市老旧住宅小区设施完善改造工程的铁西区凌空九小区改造工程。
改造成啥样?
24小时无死角监控
铁西区凌空九小区的公务员园区,改造前经过16年的使用,加之缺乏日常保养工作,小区内破损比较严重。今年沈阳市对100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铁西区的3个改造小区项目中就包含凌空九小区。
改造中还完善了园区设施,在小区内加装景观灯,告别夜晚摸黑回家。同时,在每座居民楼的角落安装了43个摄像头,进行24小时实时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控,并且更换了65扇单元门。在小区内增加绿化面积,并且新栽种了杏树等各式果树。
铁西区委书记阎秉哲介绍,除了对3个老旧弃管小区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外,今年铁西区还对全区1000多部弃管小区的电梯进行复查和替换。在全区115个社区配备40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空间,增强社区服务能力,使得百姓有事儿在社区或街道就能解决。
铁西区凌空九小区改造后就配套“保障性物业”,按照居民家户型大小每月每户收取9元、10元、11元收取物业费,实施社区管理自治。
凌空九小区社区负责人介绍,今年小区改造完成后就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还聘请了专门的物业公司对园区进行物业化管理。
此外,小区内还实现居民自治,比如环境卫生、小修小补者由社区内的居民进行养护。
要是社区内施工量较大,由社区和街道办事处向区政府申请,最终由财政拨款进行整修。
铁西区现有20余个小区试点对改造后老旧小区配备“保障性物业”,但是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如果今后条件成熟有望在全区推广。
未来弃管小区出路?
尝试商业物业和居民自治
沈阳曾经统计城区现有弃管小区1502个,占小区总数的40%左右。
为防止产生改造后弃管小区遭到“二次弃管”,沈阳市早已开始尝试配套保障性物业和实施社区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后续管理。
目前沈阳弃管小区改造后物业费收取,按照物业主体按户型收取和按面积低价收取两种方式。
一种是像铁西区、沈河区大部分弃管小区改造后引入物业公司进行市场化管理,然后分别按照户型大小按户收取,铁西区尝试按照9元、10元、11元收取物业费;沈河区尝试按照7元、8元、9元三档收取。
目前收缴率应达到70%至90%以上,收支情况每半年公示一次。
另一种业主委员会社区自治物业管理,物业费收费标准:每年每平方米0.1元或0.2元,最贵的0.5元,相比较现在高端的每平方米两三元比较容易接受。
未来有何建议?
成立应急基金
目前,沈阳有大约60亿元的维修基金在账户中长期闲置没有得到妥善的使用。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新小区建设标准较高,物业后期养护维护到位,没有启动使用的机会。
还有就是维修基金启动的“门坎”较高,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意才能启动维修资金。
而对于一些老旧弃管小区来说一些房屋问题,却因没有资金修缮而一直搁置未得以解决。
就此,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义建议:目前,沈阳房屋维修资金账户内“躺着”约60亿元长时间得不到使用,可以使用这笔闲置的资金成立物业应急基金。
这样可以借用这笔基金对老旧弃管小区进行应急维护,改善老旧弃管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