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生命的礼赞

17.04.2015  17:14
          器官捐献是赠予生命的礼物,一例成功的捐献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给予人新的希望。在人生命的尽头,还能用自身的余热去温暖别人,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是人生命的延续,是世间爱的传播,是能让整个社会铭记的行为。
          先秦孔子《论语•先进》:“吾与点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器官捐献正是这种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去帮助人,为他人延续生命,重新获得生的希望。
          民族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填写眼组织捐献志愿书
          2015年3月19日,葫芦岛市红十字会迎来了一名特殊眼角膜捐献志愿者董宁。
          据了解,志愿者董宁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的继承人,家住葫芦岛兴城市的她,一直热心公益,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传承着这个古老民族,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在红十字会签署了眼组织捐献自愿书,希望能在去世后,捐献自己的眼角膜为他人带来光明,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有些人虽然生活是窘迫的,但是他的精神是极其富有的。
          生命的延续—血友病患者填写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2015年3月20日,武志强来到了葫芦岛市红十字会,他是一名血友病患者,自幼患有血友病,从出生到现在疾病一直纠缠着他,每天都面临着死亡的危险。
          武志强说:“虽然我的身体很虚弱,不能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但是,我希望我去世后,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为更多的病人带去光明与希望。”今天,他来到红十字会,签下了眼组织捐献志愿书、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愿意把他最重要的东西,留在这个世界,希望为他人带来光明与希望。
          最后的一次奉献—老共产党员填写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2015年3月31日,退休大爷杜春林来到了葫芦岛市红十字会,他是一名几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每天经常看新闻的他,通过电视新闻了解到,人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能帮助到他人,捐献自己的遗体到医学院,能帮助到医学的研究。
          今天,他来到葫芦岛市红十字会,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签写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希望在去世后,捐赠自己的全部器官和遗体,他说:“我在电视上了解到,器官捐献能帮助别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逐渐老了,身体与体力上也已经很难再为这个社会和国家做事了。但是,我希望我能在去世后为社会,为党和国家做出最后一次奉献,帮助他人,捐赠自己的器官和遗体。”大爷杜春林虽然每一句话声音都很轻,但是他每句话都很有力的印在所有人的心中。
          人体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行为,它需要人们打破一些旧有观念、无私无畏,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事业中来,促进捐献工作的进行,让更多的人能够延续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