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扶贫不走寻常路 秦巴山区新样本
一个本来就并不富裕、疾病更让状况雪上加霜的家庭,虽然绝对够得上资格被授予“全国文明家庭”称号,但至于“扶贫”,恐怕真的力不从心,甚至连他们自己的小家,都徘徊在被“扶贫”的边缘。他们,到底为四川的扶贫攻坚大战,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做出贡献的呢?新春走基层·扶贫第一线《扶贫不走寻常路 秦巴山区新样本》专题报道,今天推出下集。
“那个时候比较流行一个动画片,叫《喜羊羊与灰太狼》。我就扮演一个角色,跟他们在电话里通话。我为了让他们开心,我就跟他们讲我是‘红太狼姐姐’——他们那会儿都比较喜欢红太狼嘛!”
张彦杰告诉记者,2008 年“5.12”汶川地震后,他们夫妻俩与爱心朋友对7 名失去亲人的孩子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助学资助和精神重建工作。跟记者讲起这个安抚细节时,张彦杰笑得前仰后合。她就是这样阳光开朗,虽然总是亲历贫困,虽然自己身体极度抱恙,但乐观的心态必须得有,而且要将这份自尊自强和乐观向上传递给“大家庭”里的贫困孩子们。当年陷入极度恐惧与贫困的孩子,如今已经步入生活正轨,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孩子,已经上大三了:“现在很阳光!所有纳入资助的孩子,相当于都是我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所以我对他们也要像对我的孩子一样去培育,让他们将来长大过后,对社会是有所贡献的,不仅仅是要努力工作,更要懂得热爱社会,热爱所有的人。这样才会让我们全社会的文明素质提高,让我们国家强大起来,也才能够真正的脱贫!”
如今,张彦杰夫妻的兔兔爱心助学团队共发展爱心志愿者500多人,7年来先后募捐300余万元,行程60000多公里,走访贫困生2000多个,一对一帮助651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127名贫困学生考入北大等重点大学。
在位于巴中市恩阳区的兔兔爱心助学办公室里,志愿者方婷正在案头忙碌:“我现在在做一些表格,然后与学生有一些联系,然后就是回访,打一些电话,就是做办公室的那种。”
方婷曾经也是张彦杰资助的孩子之一,学美术的她毕业后,又回到了“张妈妈”身边,成为兔兔爱心助学团队中的年轻血液:“我以前是这里面的一名救助学生,我16年7月的时候就已经毕业了。我在外面经常打电话回来,张妈妈身体还是比较……不是太好了。然后我毕业回来,就回来增加一个身份,做志愿者,把她的那种爱传递下去。”
随着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兔兔爱心助学团队还与深圳“壹基金”、上海“萤火虫助学”、“中国心”等12个省内外民间慈善组织联谊合作,协助慈善机构帮助了8000多名贫困学生。
张彦杰:“我是每一个孩子的姓名、在哪个时期、读几年级的、他的家在哪里、他的资助人——我不去翻那个书面的记录,我都知道。”
张彦杰说这番话的时候,平静又认真。从容的面容里有她的爱心的本色,有着多年来慈善事业的积淀;或许,还有一些对社会上质疑的坚韧回应:“团队建立的初期,我们经历了那种太多太多的四处碰壁。因为刚开始没有人了解我们,现在当今社会,确实有很多的乱象,别人不信任是很正常的。”
张彦杰说,爱心助学团队实际上是资助人与贫困孩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首先是收到求助过后,或者是我们发现哪个孩子特别需要帮助,我们就带领志愿者去做家访考察,情况了解。符合我们情况标准的,我们就会给他做一份详细的资料,求助资料。做好了之后,再给他找爱心人士结对。结对成功,马上就去协助孩子办理银行卡,办好了过后,我们就会跟资助人签一份爱心协议,就是进行阶段性的帮助。”
也就是说,资助人的资助款会直接打进孩子的账户。张彦杰补充,如果资助人有衣物、学习用品等其他物资的捐助,也可以委托爱心助学团队把物资送到孩子的手里。
为了赢得社会上爱心人士的信任,从身边做起,实地调研考察是个最直观的办法。
张彦杰:“我们会发现一些身边有爱心的人,然后就会邀约他。我们去做家访,或者送爱心款的时候,我们就把身边有爱心的人邀约起,和我们一起去,他自己就从内心发出感触,这些孩子很孤单很无助,他自己都萌发了想帮助孩子的那种欲望了。就这样,朋友跟朋友,再朋友的朋友,带进来,首先就是从我们巴中这一块开始的嘛!就越来越多了,就建立了我的博客,我的微博。”
爱心传递需要眼见为实、还需要公开透明,张彦杰把所有的账目在爱心人士的社群里公开,并记录在案。
“住上好房子”,还不算“过上好日子”;形成“爱生活、知感恩、要自强”的人生价值观,才有望实现“物质精神双富裕”,才真正有望“斩穷根”。张彦杰和丈夫李友生,正是通过“传道授业”,为“大家庭”中的贫困孩子们输入“脱贫要自尊、致富要自强”的理念,为四川扶贫攻坚战践行着“精神扶贫”大事业的一份力量。
李友生:“让他们有书读、读好书,能够成才——在这一方面,就刚好是一种‘教育脱贫’。作为我们扶贫攻坚,现在也是一个冲刺阶段,2016年是脱贫的第一年,2017年是第二年了,在这个关键时刻,教育扶贫这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得更好!”
一心善举,相互扶持,借助“教育”之手,对贫困学子进行更深层次的“精神脱贫”,历经重重困境,誓要尽己所能斩“穷根”。
巴中的冬日被阳光普照,空旷的校园里回荡着张彦杰、李友生夫妇与孩子们嬉笑。那一刻,他们也像个孩子。
李友生:“辛苦着、痛苦着、也快乐着,最大的是一种快乐。说实话,我们做了整整七年了。给我最大的感触只有一句话:是这些孩子给了我们一个净化心灵的机会。他们的坚韧,他们在困境里成长,没有放弃,真的让我们深受感动。生活上,他们是强者。”
新春走基层·扶贫第一线《扶贫不走寻常路 秦巴山区新样本》专题报道,今天就全部讲述完了。最后,一起来听记者手记。
2016年12月12日,习总书记在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提到了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张彦杰夫妇却将这一精神消化吸收再输出后,践行为这样一套具有全国普适意义的“扶贫样本”——
“家庭”不分大小血缘,唯有爱心传递与抱团,换来力量凝聚;
“家教”不限道德品行,怀揣教育感化与扶持,成就贫困斩根;
“家风”不怕酒香巷深,坚信经验传播与继承,抒写扶贫样本!
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记者 刁辰超 张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