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菜”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
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公布 我省7个项目入选
抚顺市的琥珀雕刻和沈阳市的辽菜传统烹饪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12月3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
另有辽阳的二人转、大连市核雕、本溪砚台制作技艺、海城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疗法)、铁岭市中秋节(朝鲜族秋夕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辽阳二人转:属“南浪派”风格,以舞见长
辽阳二人转作为东北二人转的一个流派,形成于清代乾嘉年间,当时庙会风行,地秧歌、二人转等民间艺术也随之兴起。
清末,辽阳二人转进入结班聚社阶段,至民国初年商业演出逐渐兴旺起来。东北二人转有“南浪北唱”一说,辽阳二人转属于“南浪派”风格,以舞见长,讲究稳中求浪。
点评:辽宁民俗专家杨太表示,二人转各地区有各地区的特点,有的婉转柔和,有的高亢有力,并非全国统一,辽宁黑山和铁岭的二人转属于早期申报项目。
铁岭朝鲜族秋夕节:传承百年以上的民族节日
在这次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中,一些民族的节日也被列入其中。
铁岭朝鲜族秋夕节,是朝鲜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秋夕节”当天,朝鲜族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松糕、打糕及新稻米饭、喝新稻米酒,大家还一起为喜庆丰收跳农乐舞、玩黄牛游戏、赏月、祈祷祝愿。朝鲜族妇女们会在月光下手拉手欢跳“圆月”舞蹈及“江江水月来”舞蹈,庆祝丰收。目前,开原市、昌图县和西丰县的朝鲜族比较完整地保留着“秋夕节”祭拜祖先、给祖坟伐草扫墓的风俗习惯。
点评:辽宁民俗专家杨太表示,民族节日属于综合性的,既有历史内容也有文化内容,既有传统性和民族性又有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具有复合性的文化特点,这里面有宣泄,有喜庆,有驱邪,有祭祖先的,还有娱乐性的,不是单一的,文化含量是非常厚重的,这种节日一般民俗性比较突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般需要不间断持续传承100年以上。
一些重点项目将得到拨款
杨太表示,对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文化工程,在东北比较得到国家重视的是满族文化和与满族文化相关的内容。相对来说与满族文化搭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更容易被评上。为了有助于传承人发展,一些被选上的项目将得到拨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