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清明时节 给文明祭祀点个赞
30.03.2015 10:45
本文来源: 辽宁频道
昨日是清明节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因为周六的阴雨天气,阻碍了不少市民的祭祀计划,昨日一早扫墓大军便开始出发奔向古城各大墓地。昨日,记者走访发现,文明祭祀在古城市民中间已蔚然成风,令人欣慰。
昨日上午9时许,在小南山人民公墓,因为天气晴朗不少市民选择提前祭祀。在公墓的停车场内出现了“走一车进一车”的现象,在公墓门口也划分出左右两条车道,方便市民有序出入。对此,公墓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提前祭祀的市民并不少,但是尚未发生私自停车占道造成拥堵,或者因抢车位而发生冲突的现象,基本都做到了文明停车,还望继续保持。
在扫墓过程中,大多数市民也能在祭祀后捡起身边的垃圾废物,送到附近的垃圾桶中,没有出现垃圾满地的脏乱情况。有个别年轻人不仅捡起自己制造的垃圾,还会捡起附近墓地上他人丢弃的垃圾,主动保护公墓环境。
祭祀时,大声喧哗的现象也极为少见,都是一家人小声商量着分工,然后默默地清扫墓地,摆放鲜花、祭品,即使手机响起也是小声交谈,不对他人祭祀造成影响,整个公墓都呈现着庄严、肃穆和文明。
市民文明祭祀,公墓的服务也越发贴心。因为上山扫墓路途遥远,公墓还在山下准备了免费四轮小型电动“班车”,帮助市民到达墓地所在墓区。因为“班车”体积过小,每辆仅能乘坐四五名市民。且因车上市民所到墓区各不相同,每趟“班车”的发车时间也不确定,但仍有不少年轻人在看到老人和儿童后都主动让出座位,自己则选择等待下趟班车或者步行上山。“坐免费车都是讲究先来后到的,再加上等一趟车不知道要多久,我就想着干脆自己咬咬牙走上去算了,结果在半路遇到有人喊我上车给我让座,让我感觉特别温暖。”年过70的扫墓者安奶奶感激地说。
本文来源: 辽宁频道
30.03.2015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