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优化支出结构过财政“紧日子”

09.02.2015  05:22

  各级政府厉行节约,严格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和车辆运行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城区和县域发展……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今年,锦州市将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严格规范“三公”经费等公务行为,在公共投资支出上花好用好每一分钱,加大对企业、县域和城区以及民生事业的支持,打好基础、利于长远、惠及民生。

  随着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财政收入的增速也在换挡。2014年,锦州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6.8亿元,同比增长0.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2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近年来最低的。今年,锦州市加大预算统筹力度,过好财政“紧日子”。将科学安排财政支出,立足于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等原则,优化支出结构,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锦州市今年将更严格规范“三公”经费等公务行为,对市直机关会议的范围、天数和规模的审批程序,全部实行综合定额管理,严控出差人数、天数和差旅费支出规模,严控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和车辆运行等。

  新常态下的民生投入更要利长远、惠民生,在公共投资支出上花好用好每一分钱。今年,锦州市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筹措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兴农以及农村环境整治等;结合全市开展基础教育建设年活动,加大投入整合教育资源。

  在社会事业方面,筹措资金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并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新农保和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围绕生态锦州建设,加快“两河”治理工程进度、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保障性安居工程、污水处理厂和涉及民生的城建项目支出。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支持各县市区和企业发展力度不减。锦州市发挥滨海新区和松山新区发展引擎作用,支持沿海经济区、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区服务业集聚等,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推进结构调整,支持结构和产业优化升级。

  2014年锦州市为企业减免、退付税金12.2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减轻税负6.3亿元,今年将用好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营改增”试点改革等各项财税扶持政策,推进石化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中信钛业产能,提高产业丰厚度和增强产品升级换代,巩固基础财源。同时,综合运用财政担保、股份投入、建立专项奖励资金制度等手段,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外资参与建设,支持光伏产业、生物医药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促进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培育新兴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