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十大文物景观 看看都有“谁”(图)
6月13日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辽宁主场城市(鞍山)活动开幕式在市博物馆举行,我市首次评选出十大文物景观。
文化遗产日共享文化盛宴
此次活动除博物馆门前的开幕式以外,还设有千山正门和鞍钢展览馆两个分会场,举办了《千山古钱币展》、《鞍钢记忆可移动文物展》。同时举办的活动还有文物鉴赏活动和非遗节目展演。其中文物鉴赏活动邀请了我省著名文物专家现场鉴定,吸引了我市不少收藏爱好者前往。非遗节目展演活动中,海城高跷、千山寺庙音乐、辽南高跷鼓、海城鼓乐等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轮番登场,精彩的演出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观看。
首次评选鞍山十大文物景观
我市首次评选出了十大文物景观,分别为千山古建筑群(龙泉寺、大安寺、中会寺、祖越寺、香岩寺、无量观)、鞍山驿堡、海城金塔、玉佛苑玉石造像、海城仙人洞遗址、海城析木石棚、鞍钢一号高炉、海城银塔、鞍山焦耐院办公楼、岫岩娘娘城山城。
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人士介绍,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鞍山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市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1048处。在这些不可移动文物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正是这些经历了千万年历史变迁的不可移动文物,组成了鞍山历史发展的脉络,也见证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先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目前,我市共有岫岩玉雕、海城高跷秧歌、鞍山评书等11个国家级项目,其中岫岩民间剪纸、岫岩皮影两个项目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鞍山皮影、海城牛庄馅饼制作工艺等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千山文化、祁家通背拳等2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48个市级以上项目,并建立起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其中国家级项目、国家级传承人数量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