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在学生心中 她就是“妈妈”(图)
每天都拎十几个面包以及牛奶酸奶来学校,给没吃早饭的孩子吃;家里已经成为孩子们的“爱心驿站”,爱人不得不搬到客厅睡起了折叠床;经常到亲戚朋友家“搜索”衣服鞋帽,带回来分给有需要的孩子……这个又当爹又当妈的老师叫夏文诺,是长大小学一名拥有27年教龄的班主任。
天天拎“爱心早餐”给学生
昨日一早,记者来到了长大小学,在大门口,远远地看见一位中等身材的女子,大包小裹地朝学校走来。“夏老师,夏老师,我帮你拎!”“老夏,你这爱心早餐也太丰盛了。”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妈妈老师”夏文诺。走近一看,夏老师一手拎着一大袋子的牛奶面包,一手拎着一大包衣服。“怎么拿这么多吃的?能吃得了么?”“孩子们老顾不上吃早饭,怕他们饿,给他们特意带的……”
原来,夏老师所带的班级里一共有36人,农民工孩子就有24人,三分之二农民工家庭不是独生子女,大人打工忙,孩子又多,早饭基本都被省略了。看着孩子们饿肚子,夏老师疼在心上,于是每天下班后,都会到超市采购早餐,第二天上班时带到学校给没吃饭的孩子们。
走进教室,夏老师把带来的早餐都放在讲桌的一角,学生们对此也习以为常了,没吃饭的孩子会开心地走过来拿点吃的,有的孩子还亲昵地贴着夏老师身上撒娇,看着孩子头发乱了,或者指甲长了,夏老师都会帮着“整理”。那感觉真的像妈妈和孩子一样,让人看着很温暖。
家里常年都有“学生客人”
由于打零工的时间难以固定,因此农民工子女连让父母按时接送上下学都成为了奢望,经常有孩子放学了眼巴巴地站在校门口,却迟迟等不来家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夏文诺的家里就成了孩子们的驿站。每个月大约有一半的时间,家里都有孩子入住。夏老师家是老式两居室,女儿上了大学,她就专门把房间腾出来,给学生们住。如果来的孩子太多了,就有点睡不开了,于是夏文诺买来一张折叠床,爱人被“请到”了客厅,腾出主卧给孩子们。起初,夏文诺的爱人对此很有意见,但时间长了,如今爱人不仅对自己的行为默许,甚至开始默默支持了,如果带孩子回来,就会提前给倒班的爱人打个电话告知,爱人就会把饭菜做得妥妥的,让孩子们一进屋就能吃上热乎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