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实现“四个融入”释放振兴活力(图)
天琪激光有限公司员工冒酷暑加紧组装客户订单激光切割机。记者/杨靖岫 摄
在辽宁(鞍山)激光科技产业园内的鞍山创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在测试激光器产品。李经川 摄
核心提示
经济新常态下,鞍山市委、市政府不等不靠,借助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有利契机,积极融入国家及省重大发展战略,在落实国家及省重大战略中谋划和定位鞍山振兴发展,自觉做推动辽宁振兴发展的表率。上半年,鞍山市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出降幅收窄、增幅提升的态势。省委、省政府对鞍山市一季度稳增长工作给予通报表扬。
积极融入东北振兴战略
鞍山市逐条梳理、细化国务院28号文件中的35项重大政策举措,并将政策的落实体现在一一对接、精心包装好的具体项目上,建起振兴项目储备库,已储备振兴项目686个,总投资3748亿元。全力向上争取资金支持,鞍山市已向国家和省申报项目241项,总投资646亿元,拟争取政策性资金101亿元。目前,已下达计划项目136项、总投资80亿元,到位政策性资金52亿元。其中,鞍山市铁西区被列为国家首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总投资5.7亿元的地下管网项目国家发改委给予了1.7亿元支持资金;铁西区信息功能材料及新型元器件研发中心等3个企业创新平台获得国家2491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鞍山经济开发区获批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2亿元。
同时,鞍山市重点推进央企、民企、上海企业辽宁行项目建设。现已列入央企、民企、上海企业辽宁行项目10项、计划总投资168亿元;列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的首批重大项目18项、总投资842亿元。今年前5个月,全市共开工建设项目128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7个,10亿元以上项目49个。
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鞍山市将招商引资作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突破口,大力开展“百日招商”活动,深度谋划300个以上招商项目,新设立招商平台20处,初步建成全球化招商平台网络。将国家级精特钢产品等18个出口基地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出口生产基地,搭建一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销售网络,鼓励和引导企业以跨国并购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引导全市优势企业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带动劳务输出,增加创汇收入。辽宁华冶集团承建的变压器工厂,辽宁紫竹集团的特种钢轨、钢桩,森远股份的筑路设备等已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