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高速上男子挂吊瓶开车还打电话
奇葩 一边开车一边打吊瓶
6月20日8时许,温州高速交警巡逻时发现,一辆大众轿车驾驶室的窗户开着,窗户上伸出一根铁杆,铁杆顶上挂着一个吊瓶。
交警靠上前发现,一位40多岁的驾驶人右手上扎着吊针,还拿着电话在打。当时大众轿车的时速有80公里。当高速交警询问驾驶人为何要危险驾驶时,驾驶人吴某称急着赶到乐清办事,刚在永嘉乌牛卫生院里打点滴,还没打完就直接开车从大桥北进口上高速了。吴某称,自己可以应付。高速交警根据规定,对吴某的“驾驶机动车拨打、接听手持电话”和“一边驾驶机动车一边打点滴的妨碍安全驾驶行为”分别进行了罚款50元记2分和罚款100元记2分的处罚。
惋惜 马路上低头看手机被撞飞
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端午节前,单位一个年仅24岁的同事,在车祸中不幸丧生。“小伙子马上就要转正了。当天下班后,他在甘井子区辛寨子附近等着父亲开车过来一起回家。父亲赶到约定地点后,小伙便拿着手机从屋里走出来,一边走一边低头看手机。就在小伙低头看手机的瞬间,一辆轿车驶过,将小伙撞飞,最终未能抢救过来。同事们都为他感到惋惜。 ”李先生介绍说。
警示 小区开车聊微信撞坏后视镜
一边开车一边玩微信,低头的瞬间,方向盘可能已不经意间改变了行车路线。“有时候真是难以控制,实在是忍不住。 ”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在东方圣克拉小区里开车,时速只有30公里,一边开车一边和朋友聊微信,就在语音聊微信的瞬间,汽车的后视镜撞到了路边停靠的一辆车。由于当时聊得起劲,车子开出去一段,才反应过来刚才可能是撞车了。于是,他又返回被撞的车辆停靠的地方。
后怕 微信群聊天,闯了红灯
“自从去年班里建了微信群,从过年到现在,每天打开手机,微信群里都是几百条的信息,最多时一下跳出1000多条信息。 ”市民于女士介绍,“建起的微信群,虽然把天南地北失联20多年的高中同学都聚到一起了,但也花去大把大把的时间。每个男同学入群第一件事便是发红包。宁波有个同学从哈工大毕业后就一直失联了,一个女同学用一周的时间终于把他从宁波挖出来。现身第一天,男生开车正聊着发红包的事儿,结果一不留神闯了红灯。多亏当时另一方向没有车,想想都后怕。 ”
交警提醒
开车时用手机比酒驾毒驾还危险
开车、走路摆弄手机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在十字路口,不少司机会趁等信号灯的机会看微信,直到后面的车辆按喇叭催促,才猛醒过来。不少驾驶人认为偶尔低头看看手机不过是“小动作”,不会对安全产生太大影响。其实,开车拨打或者接听手机,会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效率,加剧路面交通拥堵。另外,有数据表明,驾驶员边开车边发短信时,发生车祸的概率是正常驾驶时的23倍;驾车时发短信的驾驶员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慢35%,比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慢21%,比吸食毒品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慢21%。从某种程度上说,开车时使用手机,比酒驾、毒驾还要危险。
“由于取证难,目前很少能够真正对驾驶人在开车过程中玩手机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市交警支队公路处处长王伟介绍,交警部门只能依靠监控设施对驾驶人边开车边打手机,或发短信、玩微信的行为进行抓拍,或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卡检查时对进入服务区正在接打电话的驾驶人抓现行,否则很难对此类违法行为取证。 “低头”出行于己于人“有百害无一利”,倡导“抬头驾驶、抬头走路”,不要动不动就把手机拿出来刷微博、聊微信。路上遇到来电,可以选择靠边停车后再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