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信”字火了兴城滨海经济区
没受到过觥筹交错的热情接待,也没听过豪情万丈的拍胸脯承诺,遇到的只是冷静规范的尽职调查,但通过严格的“体检”后,闽商魏福城在兴城滨海经济区的投资却陡然进入“蜜月期”:3月份签约,4月份项目招标,5月7日开工建设,6月底储藏池即将建成,10月份整个项目将竣工投产。
“到那时,从原材料到深加工产品都出自葫芦岛的李子蜜饯将正式进入市场。”6月20日,在兴城滨海经济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兴城市弘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福城向记者道出来这里投资的“畅快”感,“经济区一旦认可了你的项目,就有专门团队帮办各种手续,一路绿灯,啥心都不用操。”与弘发公司一样火热建设的项目,兴城滨海经济区目前共有24个。这些项目都有如下特点:投资商实力强,企业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广阔。与之相对应,去年以来,兴城滨海经济区拒绝了20多家投资者,这些被挡在门外的企业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稍微疏忽放进园区,很快会成为棘手的‘僵尸’企业。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教训。”兴城市委主要领导说。
盘活7家“僵尸”企业
去年初的兴城滨海经济区,7家“僵尸”企业横卧,占着1平方公里多土地不说,还严重影响经济区形象。形成“僵尸”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投资人经济实力不够,建到一半建不下去了;有的是厂子虽然建了起来,但企业缺乏管理经验,生产不出产品来;有的是投资人想当然,产品没有市场,不得不停产。“加上现在各地假投资真‘圈地’,骗银行贷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兴城市政府主要领导介绍。
“处置‘僵尸’企业谈何容易,毕竟其都或多或少投入了一些,不是仅仅按照合同约定就能顺利依法收回土地的。但不管多难,这个‘结’都必须解开,否则不仅土地被大量浪费,还严重损伤经济区的信誉、形象,影响经济区今后的发展。”兴城滨海经济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他们主要采取了“腾笼换鸟”办法,引进新的投资者,盘活旧有厂房及土地。现在的兴城九州塑业有限公司厂区就是盘活一家“僵尸”企业的8.5公顷土地建设的。总投资2.7亿元的九州塑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好厂房,实现了一期工程投产。今年二期工程也将投产,届时年产值将达7.75亿元。截至目前,兴城滨海经济区共盘活了7家“僵尸”企业,回收土地面积超1平方公里,占经济区已开发面积的1/5强,而且接盘的新项目均已投产。
现在,兴城滨海经济区共有76家企业,除24家正在建设中,其余52家企业均正常生产,再无一家“僵尸”企业,再无一处闲置土地。“活力四射的经济区,就是最大的金字信誉招牌,就是让我们最放心的投资环境!”兴城九州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延彬说。
“先小人后君子”
前不久,一位从事萝卜深加工的农事企业主找到经济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表达了投资意愿。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该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了解到其市场仅在韩国一地,企业年利润不到200万元,暂时没有扩大产能的必要。
“光是贷款几千万元建新厂房,所需的银行利息一年就超200万元,超过企业一年的纯利。这还不算其他成本支出,估计新企业还没建起来,你就被拖垮了。”工作人员给企业主一细算账,对方心服口服,主动打消了来经济区投资的念头。
“一些投资商不说实话,企业债台高筑都快破产了还吹牛。我们到现场调查时发现,有的老板办公桌上厚厚一层灰。”经济区工作人员说。通过调查,去年以来,经济区挡住了20多家投资商的进驻之路,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近六成。
“这不得罪人吗?比如在拒绝一些上级领导介绍的项目时。”记者发问。“实际上没有得罪,领导们事后都很理解。因为把账算清,把道理讲透,不仅投资商服气,某种程度上也是帮领导把了关,为他规避了错误决策的风险。毕竟,事业第一,没有谁想把经济区搞黄。”工作人员解释说。
“痛定思痛,与其过后艰难盘活‘僵尸’企业,不如一开始就把其挡在门外。这种事前调查方式,虽然开始时对投资企业好像不够热情,但实际上是‘先小人后君子’的商业信用文化的一种体现,符合国际投资惯例,比喝大酒拍胸脯更对双方负责任,真正的投资商肯定喜欢。”经济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营造互信的营商佳境
“投资商只要通过了经济区的严苛‘体检’,我们就是互相信任的合作伙伴,风雨同舟,甘苦与共。企业院墙外的事,无论大小事,我们都帮办到底。”经济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这也是魏福城感动于经济区重诺守信的原因所在——“我的项目真的不能等,每一步都咬合得非常紧,储藏池必须提早建成,好等着放水果。经济区的服务步步赶在项目建设的前面,甚至还常常超出我的预期。”
经济区的项目建设渐入佳境。他们说到做到,精心筛选项目,对项目的质量和投资主体实力等严格把关,准确把握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确保了签约一个成一个、项目尽快落地开建、投产达效。在无微不至的服务下,去年以来经济区新引进的15家企业,近一半在一年内建成投产,最慢在两年内也将建成投产,创出了葫芦岛项目建设速度的新纪录。经济区内的12家泳装企业和红光锅炉、晨光塑料、安迈汽车部件等老企业,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一些企业的产品出口国外,供不应求。
“这里的营商环境一点儿也不比南方发达地区差,是个干事业的地方。”经济区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和首肯。现在,经济区每周都有新投资商上门拜访,干部们尽职调查的工作量比去年翻一番。目前,经济区年财政收入近5000万元,预计到年底还清所有建设贷款,迈上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报道· | 辽宁:从细微处优化营商环境 17-06-21 15:22 |
· | 沈阳铁西区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施策 17-06-20 07:47 |
· | 大连市工商局把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作为首要任务 17-06-19 15:03 |
· | 沈阳国际旅行者综合服务中心开建 17-06-19 0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