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微笑让我温暖不已

28.04.2018  07:09

  本报记者(左)和快递小哥准备出发。

  在沈阳,每天近2万名快递小哥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4月27日,本报记者来到中国邮政太原街邮政支局,见证并体验了快递员忙碌而辛苦的一天。

  “麻烦问下你是王亮吗?这有一份您的快递……”站在嘈杂喧闹的北三马路上,记者拨通了一位快递主人的电话。时间不久,王亮就从一家餐厅走出,微笑着接过记者手中快递包裹。

  “你看,他刚才对你微笑了一下,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说这句话的人叫李元志,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沈阳市分公司太原街揽投部的一名普通投递员。“这个得看包裹主人的心情!”李元志说,等待、失约、责怪、感激、热情、冷漠,所有这些境遇早已成为家常便饭,然而遇见微笑时,仍会感觉温暖不已。

  在李元志的言传身教之下,记者短时间内掌握了投递工作的一些“皮毛”:装货时要“利索点”,“把麻袋撑开,底下放大箱子‘打地基’。

  在太原街揽投部的工作间,沿北侧放置了64个分拣隔,这个不到3米长的分拣台是他最常停留的地方。

  按照李元志的示范,记者抓起一叠给据邮件,试着按照上面的地址和邮寄类别进行分类。没到半个小时,一丝丝酸胀爬上右肩,比起其他投递员娴熟和快捷的手法,明显地拉开了距离。

  每到春节,当其他快递企业都“刀枪入库”,邮政却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候。李元志告诉记者,今年春节7天假期,他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每天早晨6点到岗,一直干到晚上9点收工,平均每天都要送上200多个邮件。

  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为快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快递小哥就像镶嵌在庞大物流链条上的一个齿轮,日复一日地取件、派件,为市民送上来自新疆的苹果、内蒙古的牛羊肉以及海南的生猛海鲜……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刘东庚/文

  安呈浩/摄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