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厚实的履职答卷
当辽沈大地开启新征程,回眸市政协2016年提案工作,我们有太多的记忆:这一年,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履职能、议大事、重民生、促和谐。优化产业结构、厚植发展优势,沈阳的阔步前行,倾注了政协委员们的汗水和智慧。在一项项骄人成绩的背后,清晰地记录着市政协以及广大委员服务发展大局、凝聚发展合力、促进社会和谐的闪亮印记。
一组数据显示,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紧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提案655件,经审查立案608件。其中,集体提案和界别提案106件、委员提案502件,现已全部办复。目前,已解决或采纳的507件,占83.4%;列入计划解决的77件,占12.6%;因政策或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留作有关部门工作参考的24件,占4%。这些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为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案质量明显提升
一年来,市政协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的意见》,注重加强提案质量的把关和服务。在注重引导、科学选题方面,市政协印发了《提案参考题目》,引导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既要关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总体规划,又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2016年《提案参考题目》采纳率提升8个百分点。同时注重质量、严把审查关,坚持实行提案“三审”制,邀请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大会提案组前置初审、提案委员会委员分组复审和提案委员会主任会议终审,使提案审查立案更加细致、严谨、规范,从源头上保证了提案质量,立案率较去年上升了6.9个百分点。
市政协还不断加大界别提案力度、增加集体提案比重,积极引导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开展界别活动,提出高质量提案,2016年经主席会议确定的35件重点提案中,界别提案和集体提案的比重占68.6%,较2015年提升了15.3个百分点。
提案办理协商有效推进
2016年,市政协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加大提案办理协商力度。在重点提案高层次协商督办方面,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分别对所负责的重点提案进行督办,全年召开发展我市会展业、建设宜居乡村、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在中小学开展尊师孝亲活动等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6次,开展现场调研视察4次,实现了市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在推动同类提案集中办理协商方面,针对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养老社保、城市供暖、房产管理、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方面的提案,分别召开7次同类提案办理专题协商会议,提高了提案办理效率,增强了提案办理实效。
在强化疑难提案和上年度遗留提案跟踪督办方面,针对成立停车产业协会等提案,市政协组织委员与承办单位面对面交流协商,求同存异、达成共识,2016年下半年与市政府办公厅开展提案工作“回头看”活动,对委员与承办单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提案和上年度列入计划、承诺解决的10件提案进行分类归纳、摸清底数,开展反复协商,并采取集中听、现场看、重点访等措施进行跟踪督办。
提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为提高提案工作科学化水平,市政协出台了《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提案办理协商办法》,对提案的提出、审查立案、办理答复等全过程协商工作进行了规范,经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市委办公厅将下发全市参照执行,为进一步规范提案办理协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加强提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方面,2016年市政协积极推进提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初步实现了提案提交、立案审查、办理答复的全程信息化,政协提案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有新的提升。
素质教育理念在沈阳市中小学得到普及
沈阳市公共交通得到极大提升
编辑: zfw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