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厅”办全程 方便“你我他”
2015年,沈北新区探索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坚持“改革的精准度、部门的参与度、企业的感受度、百姓的满意度”的原则,整合部门权限、规范审批流程,率先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将23个部门117项审批事项划转一局办理,实现“一厅办全程”,企业感受度和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沈北新区“阳光审批”真正把行政审批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时间:2016年1月8日
●地点:沈北新区审批服务大厅
●人物:吴波
●职务: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几年前我办第一个公司时,太麻烦也不懂,只好找了中介公司,花了几千块钱才注册上。今年我办第二个公司,来到窗口一打听,告诉得明明白白,来一趟就搞定了,现在政府对企业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1月8日下午,记者在沈北新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采访时了解到杨先生办事后的喜悦和舒心。
吴波是新成立的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他说:“外面来办事的人,只要一走进我们的大厅,就有专人帮助指点,帮助申请人准确填写或者免费复印各类申请材料。进入申请程序,就‘一口统一接件、部门联动办理、一口统一出证’。”按照吴波的话说,从2014年底开始策划改革,到如今已运行大半年的服务审批局已经从碎片化的权力“物理平移”后,发挥了“化学反应”。
最关键的是,将过去发改、建管、房产等23个局的审批环节变成一个局的一个审批环节,削减审批要件77个。让原来的“单线串联式”审批变为“平行并联式”审批。同时,“审管分离”审批和监管“两个轮子”一起转。
沈北新区的这一创新做法,彻底解决了在行政审批中曾经出现的材料多、环节多、签章多,时间长,效率低的“三多一长一低”难题。同时,开出“权力清单”,并张榜公布审批事项与权限,实行阳光审批。
对企业的服务,吴波说了一件小事儿:改革刚开始时,一家正在筹设的民办医疗机构,因工商、卫生核名各有依据而造成两个名字。到质监部门办代码证得上传两套材料,刻章还得刻两套印章,重复费用近2000元。得知这一情况后,他马上召开现场协调会,打破部门间各自为政的局面,确定一个业务口核名后其它口通用,实现业务整合审批增效。最后,该医疗机构只使用一个名称,只刻一枚印章,费用大幅减少,申办人非常满意。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沈北新区即将开通“互联网+政务审批”,“网上审批大厅”会给企业申请和审批带来更多的方便与快捷。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李莉高志广
特约记者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