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组团诈骗微信好友百余万元
嫌疑人郭某:我也是有头有脸的人。
嫌疑人姜父:我没教育好女儿。
本组图片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曲值摄
沈阳浑南警方破获“朋友圈”百万诈骗案,一家三口组团上演诈骗闹剧,结果悲剧落幕。
布局:朋友圈高调炫富
姜某今年31岁,老公郭某27岁。2011年结婚时,挤在40平老房内。在微信朋友圈,姜某突然活跃起来,到处宣称“咱家投资成功,彻底翻身了!”
豪宅、美食、服装……姜某利用各种机会表达自己的富有;路虎、奔驰、宾利……郭某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种豪车内,晒豪车方向盘已然成为习惯。
在微信好友眼中,姜家身份不俗、实力雄厚:“姜某是某院校老师,郭某是省直机关单位领导秘书,姜父是公司董事、某著名女老板的暧昧好友”。在一张朋友圈照片上,郭某更是高调炫耀价值3万元的金丝边眼镜。姜某自称住在“高尚豪宅社区”。
经过半年左右精心炫富,自称社会能量巨大的姜某开始“出山”帮人办事。从2012年10月开始,姜某以“托关系办文凭”、“找工作有编制”、“让组织部门签字”等理由,先后7次向亲戚王某索要82.5万元现金。姜某又通过微信找到多年没有联系的高中同学杨女士,承诺帮助老同学办到学校当教师,先后索要钱款13万元。
蹊跷:帮找工作没下文
姜某先后收取5人钱物答应帮其办理工作,其中3人金额总计109万。亲友看到她在朋友圈强大的人脉与奢华的生活,对其办事能力深信不疑。
王先生是姜某的亲戚,听信姜某的劝说,先后退学、辞职,一心等待被组织安排到省直机关单位工作。“当时还有一次考试就结业了。她说不能因为考试耽误安排工作,结果差点儿毕业就退学了。”姜某多次郑重承诺“下个月就上班”,一推就是一年多。
杨女士是姜某的高中同学,两人毕业后多年没有联系。“有一天,她突然加我的微信,让我帮她婚礼出车。我生孩子的时候,她还拎一兜子水果去医院看我。”姜某主动提出帮助杨女士安排工作。一年多时间、13万好处费,杨女士仍然在家待业、无班可上。杨女士前往姜家讨要说法,姜某在豪宅热情接待。“她先是介绍她的秘书老公,认识很多领导,办事很有力度。然后又搬出富豪老爸,说他跟某女富豪关系非同一般。”杨女士半信半疑,又开始漫长等待。
事败:“档案”是叠白纸
2013年5月,王先生难耐满腔怒气,与家人再次找到姜某。姜某拿出牛皮纸档案袋,称是王先生的“公务员档案”,上面写着某省直机关单位字样,还有一个歪扭的组织部门印章。王先生感觉单位名称有误,便打开档案袋,结果目瞪口呆:那厚厚一叠档案,全是空白A4打印纸!王先生多次要钱未果,向公安机关报案。
杨女士也感觉不对,多次讨要钱款,都被对方以各种荒诞理由拒绝。“她有时候说日子不好,有时候说在陪领导。还有一次说,已经给我取钱了,但心情不好不能还给我。”
抓捕:真实身份败露
五三浑河堡地区流动派出所多方走访,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姜某在商场做导购员,郭某在某单位当司机,而姜父根本不是董事,也不认识女富豪,只是一名无业人员。
为了策划连环诈骗,姜某精心构建虚幻的微信朋友圈,不惜花钱租借豪宅、豪车。郭某也利用司机便利,跟各种豪车合影,渲染奢华气氛。每当受害者提出质疑,他们就会把对方带到租住的家中,搬出“富豪老爸”给对方吃定心丸。王先生的82.5万元被3名嫌疑人挥霍一空。郭某告诉记者,所骗钱款全部用来日常生活,满足吃喝消费。
2015年8月14日,浑南警方将三名犯罪嫌疑人抓获,9月18日,检察机关对其予以批捕。
提醒:警惕微信好友诈骗
“这种利用朋友圈诈骗百万的案件比较罕见,也值得大家深思。”沈阳市公安局浑南分局五三派出所民警于长贺告诉记者,朋友圈诈骗案件有特定受害群体,犯罪嫌疑人往往选择亲戚、朋友、同学等微信好友,通过逼真演技,骗取信任,利用办工作等理由进行诈骗。
被害人往往因为信任,尤其是对方在朋友圈呈现的“强大与奢华”,即使被骗也不能及时发现。提醒人们找工作要通过正常渠道,不要急功近利,给犯罪嫌疑人造成可乘之机。
对话:他俩连我都骗!
昨日记者在看守所看到犯罪嫌疑人郭某、姜父。郭某情绪激动,声称“我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经常陪大领导吃饭”;姜父多次擦拭眼角,尽管没有一滴泪水。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你为什么要诈骗?
姜父:我不是诈骗犯,我也是受害者,我女儿、女婿从结婚那天就开始骗我。她告诉我女婿是机关领导,我才同意他们的婚事。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你为什么跟被害人说自己是老板、董事,与其他女富豪是好友?
姜父:那都是女儿让我做的,我自己并不知道咋回事。从2014年4月起,我开始知道这俩孩子到处骗钱,而且连亲戚也不放过。我也是没有办法。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你多次跟警方说,这事跟自己无关?
姜父:是。我以为把事情说清楚就能回家了,没合计会这么复杂。我没教育好女儿,才落得这么个下场。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康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