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穿起”沈城今昔百年史

15.01.2015  19:56

作者是咱沈阳小伙,称拍摄初衷是为呼吁保护文物

沈河区朝阳街少年儿童图书馆,曾经的满铁株式会社奉天公所旧址今昔对比

■王经元 供图

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范崇妹)一半是现今沈阳的繁华景象,一半是近百年前沈阳旧景,被融合在一张照片里。

12日,多张“沈阳老照片与现实重叠(组照)”在网络上流传。

昨日,记者联系到了这些照片的制作人——就读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的大四学生,沈阳小伙王经元。

记者看到,在这个学医少年的相册里却有42个相册,近千张照片,而百分之八十都是沈阳的美景,这其中就包括在网上见到的34张对比照片。

这34张照片中,除了中街、沈阳站、怀远门等文物重点地区今昔对比,也有在“九一八事变”后,战争带给城市的满目疮痍和如今繁华盛世的对比,带给人们强烈的冲击感。

很多网友看到照片后,纷纷点赞。

网友pzding:老沈阳真美,请大家维护古建筑,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财产!

网友沈时度势:沈阳的历史建筑越来越少,老味道已经淡了很多,满眼的摩天大楼却没有文化的记忆。

■对话当事人

喜欢摄影,喜欢文物

呼吁大家保护它们

昨日,记者联系到了王经元,了解到了他制作这组照片背后的故事。

记者:以前学过摄影吗?

王经元:没学过,是上大学以后才开始接触摄影,是个人爱好。

记者:当初为什么会想要制作这样一组照片?

王经元:其实从两年前就开始有想法了,到大四才有自己的时间。原因挺简单,就是喜欢摄影也喜欢文物,在外读书想家,就想把这些记录下来发到网上,想呼吁大家能保护文物,没想到被转到微博里传开了。

记者:照片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王经元:我是初学者,用的是photoshop,专业的是用多次曝光技术。

记者:怎么选择地方取景的?

王经元:先在网站上和沈阳的一些民间自发的文物保护团队要的以前老照片,然后照着这些老照片地方挨个去找。

记者:制作这组照片耗费了多少时间?

王经元:其实没多长时间,后期处理熟练了就很快了,比较难的是找地方,很多地方几乎已经完全变样了,很难找。

记者: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吗?会继续制作这样的照片吗?

王经元:肯定会的,后续计划继续做100多张关于沈阳今昔对比照片。以后想按照年代划分做,每10年左右一个阶段,让大家看到清末、民国等不同时期的沈阳。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