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孤儿”上东方卫视述说身世
《“上海孤儿千里寻亲”引全国网友围观》接续
“上海孤儿千里寻亲”系列报道
经本报刊发后,持续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关注。1月19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从上海方面获悉,目前在沈“上海孤儿”近百人名单及信息已陆续输入“寻亲”主题数据库。
东方卫视媒体同仁向本报记者反馈,1月18日18时30分,东方卫视《东方新闻》节目推出了大型专题报道“在辽上海孤儿千里寻亲”,19日早晨,该频道予以了重播。报道播出后,收到强烈反响,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观众的反馈十分踊跃。专题片的画面扣人心弦……
镜头1 昔日的上海街头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或许就能在上海街头看到如下的场景:孩子被大人遗弃在街上,大人躲在一个角落悄悄看着,直到他(她)被警察抱走。
一名当年的“上海孤儿”(祖籍在无锡一带)至今记得,小时候临去上海之前,母亲特意给他做了白米饭吃;妹妹要吃,母亲不肯。饭后邻居说带他去上海找他父亲,走路、坐挑担、坐汽车、再倒船,终于到了上海。
父亲带他上街去转,他要吃甘蔗,父亲给钱让他去买。可当他买到甘蔗,一转身,父亲不见了,他成了被遗弃的孩子……
镜头2 剪不断、理还乱
据有关人士回忆,当年有数百名“上海孤儿”被辽宁的父老乡亲收养。政府为当年认领的家庭一次性补助15斤大米。这在当时,确实算一个奢侈的待遇。经过10多年的艰苦寻亲,这些“上海娃”,除了少数人找到了南方的家人外,更多的人步入花甲之年,依旧走在大海捞针的寻亲路上。半个世纪已过去,当这些孤儿的养父母相继离世,他们也步入垂暮之年,他们内心寻亲的渴望,就如潮水般涌起,让他们坐卧不安。这是人之为人不可抑制的情感,这是亲之为亲难以阻断的牵连;盘根错节、血脉相通;世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莫过于此。沈阳晚报、沈阳网高级记者 唐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