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下工地、不怕出差 只求能有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关注工科女
就业难
征集工科女就业故事
如果您是一位工科女的家长,您最担心孩子在就业过程的哪一方面?
如果您是一名工科女生,您在就业的时候遭遇过哪些尴尬和拒绝,都可以拨打电话告诉我们。届时我们也会将您的难处和尴尬反映给妇联等相关部门,帮助您解决就业过程中的烦恼。
热线电话:024-96128 QQ:800096128
新浪官方微博:@华商晨报
短信平台:15640196128(本信息免费,不含通信费)
大学生
就业季
四名工科女大学生的公开自荐信:
工科女生就业现状:有一颗“巾帼不让须眉”之心,怎奈单位录用员工“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
由于受大环境和其他因素影响,我们在就业季也终于体会到了“工科女生”就业有多难,多少次在性别上就被无情地拒绝。深刻地体会到“做女生难工科女生难,做一名正在找工作的工科女生更是难上加难”。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认真刻苦、努力学习。对待生活,我们乐观积极、自信稳重。我们找工作的要求是“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我们不怕吃苦,不怕下工地、不怕出差,只求能够有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想对所有工科女生说:“女生要优秀,工科女生更要优秀,女生不是柔弱的代名词,我们同样可以大放光彩。”
本报讯(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张丽彬)“女性”+“工科”,似乎成了女大学生就业的硬伤。
昨日,记者采访了沈阳一所工科院校的4名女生,她们有的已经被拒十几次,但她们说,虽然还没求职成功,但每一次经历都是经验,她们愿意用这样的经历给女生在求职道路上一点建议。
同时,四名女生联合写了一封“自荐信”,面对企业他们想说出心里话,同时也是希望能传递更多的力量,在这个就业季和其他女生一起加油!
4名女生就读工程管理专业
找工作也屡遭拒绝
岳方、陈曦然、金娜、王欣欣4名女生都就读于工程管理专业,目前大四,正在求职。
据陈曦然介绍,她所在的专业在学校是很好的专业,往年的就业率也很高。但因为今年整体房地产市场萎靡,包括中建等大的企业缩招不少,在这种大背景下,今年毕业的女生求职尤为不易。
岳方从9月份开始就在陆陆续续投简历。第一次重要面试是中建海外事业部,小方很顺利地进入了面试环节。但因为心仪的是新加坡分公司,对方对英语的要求非常高。不但要求英语6级,更注重口语,整个面试环节都是英语提问,最终小方虽有6级证书,但还是因口语不够流利被刷了下来。
小方的第二次重要面试是中建,她先后投了一局、三局、八局等等,但这些面试都没有成功。后来总结经验发现,除了性别为女无法改变以外,其实有些是可以改进的。这种大的企业很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比如是否担任过学生会的工作,或是社会实践经验。据小方介绍,学校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开学时要交到学校一个写了评语和盖了章的单子。很多时候学生都会应付了事,其实这个真的很重要,如果每一次社会实践都认真对待,其实在找工作时是很加分的。
面对企业只招男
“强行”面试争取机会
在经过几次失败之后,小方和好朋友决定勇敢地推荐自己。
小方说,在投中建钢构的时候,自己连简历都没有通过,但她和朋友打听到中建钢构的面试时间,两个人穿戴整齐花费两三个小时赶到招聘现场。在所有人面试后,她们找到招聘主管推荐了自己,而且幸运地给主管留下了好印象,通过了第一次面试。
小方说,虽然在二面的时候仍是被刷了下来,但还是给了她们信心和勇气。
紧接着,中国新兴保信有限建设公司来校园招聘,她和好朋友仍然采取了这个策略,即使没有收到面试邀请,仍是主动赶往面试现场勇敢地推荐自己。幸运的是,她们双双进入二轮、三轮面试。在经过四轮面试后,小方虽然没能成功入职,但与她同去的好朋友应聘成功。
小方说,女生先天不如男生有优势,很多时候面试就被刷了下来,这就需要女生要勇于推荐自己,用更大的优势去打动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时候要展现女生特有的口齿伶俐、有亲和力和心思细腻等,要让用人单位看到女生的优势。
■记者手记
不介意去工地住铁皮房 为这样朴实就业心态点赞
参加了很多次招聘会,和很多毕业生聊了多天,但对这4名女生的采访是最触动心底的。
她们没有抱怨,一直展现着自己自强自立的一面。
采访中,女孩们说,她们不怕辛苦、不怕出差,不介意去工地住铁皮房,甚至不在乎工资待遇,她们只是想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同时,她们也很困惑。
她们说,在平时的学习中她们名列前茅,但在求职时却屡屡碰壁,男生会打篮球、会踢足球都可以成为录取的理由,但在面试她们的时候,用人单位却几乎没有人问过女生这样的问题,大多只会问女生有没有男朋友、家在哪里。
她们说,我们甚至不在乎工资待遇,把自己的条件放到最低,但即使这样也很难应聘成功。
她们也很疑惑,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姿态太低才让用人单位觉得她们不够优秀?
在采访的最后,她们问,姐姐,还有什么渠道可以让我们找到工作?
如果你是用人单位的招聘主管,如果你有了解这些自强自立的女生的意向,请联系本报,我们愿意为这些女生尽绵薄之力。
同时,如果您是工科女生遇到了哪些就业尴尬也请您来电告诉我们。
■前辈支招
不要海投简历
要有针对性
小庄,26岁,2012级通信专业研究生毕业,现在一所高校做行政管理。
提起将近一年的求职路,小庄说,是血泪史,也是成长史,现在回首看看,仍有很多的经验可以总结,并拿出来和学妹们分享。
昨日,小庄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求职过程。
提醒一:不要海投 要有针对性
据小庄讲述,2013年9月开始,北京的各大互联网公司来学校招聘,当时班里很多女生都投了简历,小庄也进行了海投,就这一个月,投出去差不多100份简历,“真算是海投了,”小庄笑着说,“那时候没什么经验,看着差不多的就投,对企业根本没有彻底的了解。”
“因为是海投,收到的面试机会也多一些,这就导致每一个面试都没有时间精心准备,有的企业甚至都不了解。”小庄说,“到后期有了经验,基本就会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准备了。”
提醒二:报考大学时就要详细了解专业
10月到12月,一汽大众等国企开始进入校园招聘,包括沈阳的一些企业开始招聘,一些大的通讯企业也纷纷进入校园招聘。这个时候就看女生的想法了,比如一些企业招聘编程岗位,很多女生都不愿意去,因为觉得专业太枯燥。
小庄说:“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根儿上,考大学的时候就应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专业,比如自动化,你用最牛的分数考了最牛的专业,但因为你是女生并不适合,其实是很大的浪费。”
第二年三四月份凭借着努力和不断积累的经验,小庄成功应聘至省内一家通讯公司,今年7月,又应聘至高校成为一名行政人员,小庄说,在工作中文理生确实有差异,理科生的逻辑性、条理性都更好一些,但文科生确实更细致一些,但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最关键的还有用心、认真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