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三年挺进世界营商环境50强
新时代、新任务呼唤新思路、新举措。在新一轮振兴全速起航的背景下,沈阳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力争使营商环境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50名经济体的水平,进而在2020年将沈阳建成引领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中心城市,到2030年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中心城市。这一新的思路举措唤醒了沈阳以全新视角破解发展瓶颈的共识,将助力沈阳把以往的短板“逆袭”为全新的优势,并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成为率先突破的排头兵。
倒逼改革:剑指体制机制性“顽症”
沈阳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动员部署大会明确指出,制约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看似无形,实则有形”,很多都是以环境问题表现出来的。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强调的是环境建设,指向的是体制机制,目的就是从环境这个更直观、更直接的“病灶”入手,由外到内,步步深入,倒逼改革,更加有力有效地向体制机制症结“开刀”。
就此出台的《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因此鲜明地带有“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切入点”的具体指向,这也正是沈阳市为完成中央赋予的振兴使命,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紧扣“四个着力”,探索老工业基地振兴路径的有力证明。
《意见》中提到,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完善体制机制的内在要求,是新常态下推进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前提,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紧紧呼应着“四个着力”的要求,同时找到了将中央要求沈阳化、具体化的实现方式。
对此,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教授朱卫东表示,营商环境不优是沈阳的突出问题,沈阳就要从这个问题切入。东北振兴事关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事关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事关我国周边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从中可以看出,东北振兴不仅是区域发展的问题,更是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和发展全局的高度。然而,振兴老工业基地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宽的眼界、更新的思路和更对路的方法,才能摆脱现实困境,才能实现振兴目标。
对标一流:优化营商环境的“密钥”
谈到营商环境建设时,市委领导反复强调:“只有按照国际标准来,我们打造的环境才是国际环境。只有对标一流,我们才能成为一流。把国际通行的规则原原本本地搬过来,才能让全球企业来到沈阳不会‘水土不服’。”
在世界舞台寻找自己的位置,就要用世界通行的“环境语言”。直接对标国际、对标一流,可以有效避免国际规则在沈阳落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度本地化”和“被曲解”等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工作成本,这是指导沈阳开展营商环境建设的一条重要方法论。
近期,世界银行正式发布《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人人机会平等》。在《报告》关于2016年营商效率全球排名中,新西兰排名第一,之前多次蝉联榜首的新加坡位居第二。中国从之前的84名晋升为78名。根据世行报告,由于政府不断开展重大营商改革,全球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工作持续取得成功。相比10年前的46天,现在开办企业的全球平均耗时为21天。从地区来说,全球排名前十的经济体中有两个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分别为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沈阳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任重道远,令人欣喜的是,“对标意识”如今正在全面落实到沈阳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比如,中德装备园目前正在“全面对标德国”,提升中德装备园配套环境的国际化水平,持续改进德国宝马沈阳铁西公司周边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人文环境,提升宝马大道起点生活区的环境质量,建设与园区发展定位相一致的城市景观。同时,加快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的建设进度,全面启动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跨企业实训中心建设,为园区企业提供与德国对标的教育、医疗、人力资源等各种环境。
共谋共建:接通人人都是环境的“心流”
据起草小组负责人介绍,《意见》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以打造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开放环境、要素环境、设施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等七大环境为主要任务,整体内容体现出注重贯彻中央精神、注重工作对标、注重服务全面振兴发展、注重与现行政策文件相结合、注重吸纳各方意见等五大特征。
沈阳工业大学教授戴卫东认为,《意见》提出的七大环境,不仅聚焦“四个着力”要求,而且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建设等重点任务紧密衔接,体现了市委主动将沈阳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宏观思考。同时,《意见》每一条内容都指向具体的问题,体现了市委问题切入,科学分析、全面把握沈阳发展现状的能力水平。
作为参加过市委专题座谈会的代表,戴卫东还特别谈到,优化政务环境是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营商环境又是一个多维概念,绝不仅仅是优化政务环境那么简单。《意见》中关于建立规范文明的执法体系、发展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形成社会广泛参与机制等内容,都传递着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政府和企业、政府和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信号。
戴卫东说:“参加座谈的过程,让我更加体会到‘共同缔造’的深刻内涵!可以说,只有共谋,才能共建,进而共享。人人参与制定的政策文件,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城市是全体沈阳人的城市,《意见》的每一项任务虽然由政府主导完成,但参与者却是全体沈阳人。一个城市的风貌反映在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中,因此,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是环境。”
力争3年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50名经济体水平,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唯有尽可能多的沈阳人结成意志和行动的共同体,让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力量不断壮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切入,牢固树立“共同缔造”意识,共同为沈阳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张弛、刘妮
编辑: zfw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