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委会主任能否兼任社区副书记?

18.03.2016  09:12

  新闻背景:2015年,沈阳晚报新社区版面陆续刊发了《小区管理乱象系列调查》,对2015年沈城小区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与探讨,引起了很多小区业主的共鸣。不少业主通过电话、信件和电子邮件的方式与本报取得了联系,还召开了小区管理的研讨会。

  2016年开年不久,本报继续聚焦小区管理,为业主畅谈心声提供平台。3月17日,家住沈河区现代家园的刘先生给本报热线96009—1打来电话,表示非常关注小区管理的系列报道,他作为业主代表,对沈阳小区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点子。

  追根:业委会形同虚设有原因

  小区里的停车费到底应该归谁?电梯费和小区里的广告费是不是应该给全体业主发放?业主委员会的成员是如何选出来的?诸如此类问题,相信很多业主心里都要画个问号。刘先生说:“像这样的问题,如果问一个普通业主,很可能不会清楚,只有详细地研究物业管理的相关条例,并且跟相关人士学习,才有可能了解。2014年年底,我进入小区业委会,通过实践和研究学习理论,有了一些思考。”

  刘先生住的是高档小区,地处繁华地段,小区有物业管理,业主有800多户、2000多人。刘先生非常赞同本报报道的相关内容,“沈城小区业委会的现状是,发挥作用的只有5%左右,很多业委会形同虚设,甚至有些还起了负面作用,打架斗殴、吃拿卡要等现象已经不是个例。”刘先生认为,本报报道非常客观真实,很多物业小区的业委会都存在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目前沈阳大多数业委会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和物业公司签约的需要;二是社区或物业公司在履行职责时需要程序性工作去完成。这两种原因造成了业委会容易产生鱼目混珠的现象。

  破冰:业委会由社区直接领导

  刘先生担忧,目前沈城很多小区的业委会出现了一些成员“占着地方不干事”的不作为现象。由于业主普遍各忙各的,不明白也不关心业委会成员的进出,导致业委会成员只进不出,失职、失效。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从源头上去破解业委会发展的难题,让业委会形成制度化,完善成员进出机制。对此,刘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制度层面上将业委会纳入社区的直接领导,是解决业委会目前处于弱势群体的良方。也就是说,可推行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到社区兼任社区副书记的制度,实现社区对业委会的直接领导。业委会仍然是义务服务,不用政府开支,不用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只是在权力上进行下放,这样业委会主任解决相关问题就会更顺畅有力。目前很多业委会主任很无助,因为普遍两头犯难,代表业主却没有能力,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进入社区管理行列后的业委会主任就不一样了,政策、理论水平提升不说,业委会成员的积极性也会高一些。

  政策:物业按比例给业委会经费

  目前在沈阳的一些高档小区里,各种利益成为业主眼中的“肥肉”,本报近期《这些年,物业公司欠你一笔钱》的报道引起了广大业主的热议。到底这些属于业主共有的利益去了哪里?不少业主追问。物业公司不晒账本,业主也没有办法,业委会的成员想为业主服务,却根本没有任何权力和空间。

  就拿现代家园为例,刘先生等业委会成员打印学习材料、条例、文件等都要到社区,为业主服务打电话,都得花费自己的电话费。目前很多人不愿意进入业委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得搭钱。

  因此,刘先生建议,沈阳市应该出台条例,由物业公司按一定比例,为业委会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并纳入社区审计范畴统一管理。这与物业公司暗箱操作给业委会成员“黑钱”完全不同,可以避免物业公司与业委会合谋分业主钱的现象出现。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宁玲

  业委会主任兼任

  社区干部不现实

  昨日下午,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在滨河街道楼道整治会议上采访了现代家园社区的周书记。周书记表示,刘先生的建议出发点是好的,有一些有合理性,但有一些从社区的角度而言并不现实。周书记认为,小区管理的话题的确非常热,现代家园的业委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跟相关部门沟通顺畅与否,并不是兼任社区干部就能解决的。“业委会主任从本质上是业主的代表,如果兼任社区干部,性质上就变了。我认为,社区对业委会只能进行指导,从体制上不能进行融合。但小区管理的相关问题,多坐下来理顺还是很有必要的。”周书记认为,完善业委会成员的进出机制和提供必要经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