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影院曾叫“军人电影院”
沈阳老字号是地域文化特色的彰显。在沈阳,无论是超过百年的“资深”老字号,还是年过半百的“年轻”老字号,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辉煌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1月7日,记者看到一本由文化学者华峰主编,刚刚出版的《和平老字号》,书中记载了100个老字号,每个老字号的背后都有精彩故事可讲。
当年较大的老字号有500余家
华峰告诉记者,沈阳是一座有着23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一宫两陵”三处世界文化遗产,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在几百年的历史中,盛京古城孕育了一批包括商业、服务业老字号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积淀,才形成了沈阳独具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历史文化。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后,这里开始成为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经营衣食住行的老字号越聚越多。康熙十五年(1679年)山东单文利、单文兴兄弟俩在沈阳首创“天合利丝作坊”,成为这里最早的百货店。
沈阳老字号最集中的发展期,是20世纪初商埠地建设过程中。当时,形成了沈阳四大商圈:中街、新街市(在当时日本满铁附属地内)、南市场、北市场。其中,规模较大的商号已有500余家。
第一百货商店被称为“快货商店”
光绪四年(1878年),缪润发撰写的《沈阳百咏》是研究沈阳历史、文化和民俗的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沈阳百咏》中有一首竹枝词,专门记录了喜好美食的他,在“内城酒肆尝遍,方晓此处唯佳”的情形:“翩翩裘马少年游,高敞璚筵讲应酬。笑指青旗寻酒肆。晚餐多上万兴楼。”缪润发诗中所提的“万兴楼”,就是当年开业于德胜门(今大南门)内路东的万兴楼饭庄。这也是沈阳最早有记载的大饭店。
建于1938年的东北电影院,是东北地区第一大电影院,也是沈阳最有传奇故事的电影院。日本投降后,改名为“莫斯科影院”,专门为苏军放电影、演歌舞。沈阳解放后,第四野战军电影团接管了这个影院,并改名为“军人电影院”。
“老联营,一百二百,铁百北市百货全。”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沈阳市民最喜欢去的几家大百货商店。
华峰向记者介绍说:“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后,开办的第一个国营百货商店是第一百货商店。一百大楼建于1906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不久,9月15日中午,该店的一个日本籍经理酗酒后引爆炸弹,发生大火,损失惨重……
到了七十年代,一百开始专门经营沈阳地方轻工产品,其中沈阳产缝纫机、自行车、高压锅、挂钟等特别受欢迎。因此,一百还被称为‘快货商店’。”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陈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