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写《剧场》是对母亲话剧生涯的一种纪念

23.06.2015  16:34

  资料片

  由陈数、孙淳主演的电视剧《剧场》正在北京卫视播出,这也是严歌苓继《幸福来敲门》后担任编剧创作的第二部电视剧作品。《剧场》将时间定位于上世纪80年代,描述了江南小城的市话剧团里的女演员们,为争夺主角而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与情感纠葛。严歌苓说,她从十二三岁起就进入军队的歌舞团,在剧团中也有过生活历练,她把这部剧当作是对母亲话剧生涯的一种纪念。

  郁珠是个有缺憾的女英雄

  记者:这次你笔下的女主角郁珠,与以往塑造的女性角色相比有哪些不同?

  严歌苓: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部毛姆写的小说,令我对老演员和年轻演员之间的这种对舞台的争夺战非常感兴趣,也觉得受到了启发。而且我在写这个戏的时候,想到了我妈妈那一代的老话剧演员,他们把话剧舞台当做圣殿,是他们寄托理想和信仰的地方。所以我就想写一写这样的老演员和青年演员在艺术境界和做人境界上的不同,他们又是怎样越过彼此的不同,最终走到一起的。

  剧中的郁珠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女英雄”,郁珠有很多情感上的障碍,心理上也有一些阴暗的地方,这跟我以前写的其他角色有很大的不同。

  记者:郁珠这个人物最早出现在你脑海中时,就是这样一个敢作敢当,率性而为的人物形象吗?

  严歌苓:她不大会顾及别人的感觉,会出口伤人,有一些高高在上。因为她认为自己是很有追求、很有素质的,是个别人整不垮的人。她认为,精英就是精英。她也是一个比较天真的人,永远在被伤害当中,也永远在自我愈合当中。

  从小就熟悉剧团的生活

  记者:这部戏讲的是一个剧团的故事,跟你当过文艺兵的经历有什么关系吗?

  严歌苓:我从小就跟剧团走得很近,我们那个时候住在作协大院里面,那里的叔叔、阿姨,要么就是搞音乐创作,要么就是写剧本,都是跟剧团有关系的。我十二三岁时就在军队的歌舞团,所以在剧团中也有过一些生活历练,很熟悉那里的氛围。其实这部戏中也有我对我母亲话剧生涯的一种纪念。

  在我小时候,她演一部戏有时要演上一百多天,我常常在舞台的乐池里看,一连看上十几天。我记得当年看《南海长城》看得特别过瘾,看了很多场,后来还看我妈妈演的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所以我对话剧演员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怎么排练、怎么演、怎么化妆,我都了解得非常清楚,从小我就对话剧的创作过程非常着迷。

  记者:《剧场》中女演员互相争斗的戏份是否借鉴了“宫斗戏”的元素?

  严歌苓:这里没有“宫斗”,更多的是人的心理战争。话剧舞台是一个小世界,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人心理上的战争永远不会结束,只能说在这一点上可能跟宫斗有接近的地方。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