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为贫困户选择18个脱贫项目
9120名贫困人口一年摘帽
“多亏了工作队和党员干部的包扶,帮俺定项目、筹资金、购良种、传技术、找销路,原定计划让俺们家两年脱贫,没想到一年时间俺就脱了贫。”1月16日,谈起自家生活的变化时,岫岩满族自治县洋河镇马家堡村村民任传有满口都是对党和政府的感激。用他的话讲,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一家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
任传有的经历,正是鞍山市实施精准脱贫惠及困难群众的一个缩影。2016年,鞍山交出了一张精彩的精准脱贫答卷:全市共有912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8个贫困村脱贫销号,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鞍山市委、市政府坚持顶层设计,通过采取政策扶持方式,打造脱贫攻坚的核心牵引力。全市先后召开了脱贫攻坚动员大会、市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市脱贫攻坚任务交办电视电话会议等会议进行部署,还印发了《中共鞍山市委 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定点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鞍山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办法》等文件,为推进全市脱贫攻坚提供了组织和政策保障。在此基础上,市政府打破常规,在省内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的若干政策》。市级设立扶贫信贷风险基金5000万元,为贫困户和帮带经营主体贷款提供担保,由金融部门提供放大10倍贷款规模。鞍山市确立从2016年至2018年,每年市本级设立脱贫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脱贫相关政策补助,扶贫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鞍山市根据每家每户致贫原因、致富意愿、致富能力等综合情况,创新扶贫模式,为一家一户量身定制具体的脱贫计划,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部门提早就为全市当年计划减贫的9000人、3952户选择了家禽、牲畜、食用菌等18个脱贫项目,确保每个有发展项目愿望的贫困户都能得到满足并提供技术指导。岫岩三家子镇有57%的贫困户选择种植食用菌,镇里协调源兴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菌段、提供技术指导并收购产品; 台安英达牧业集团以黄沙坨镇养鸭基地为载体,采取“县镇两级政府、金融机构、英达牧业集团+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由县政府担保,按照每个贫困户5万元额度,为英达牧业集团提供400万元贴息贷款,承担全镇80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帮带脱贫任务。同时,127户居住条件恶劣和房屋破损严重的贫困户也陆续实现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
鞍山市还实施“六五五”工程,用组合拳打造脱贫攻坚的持久力。“六五五”工程,即全力推进就业安置一批、移民搬迁一批、教育帮扶一批、医疗救助一批、生态补偿一批、低保兜底一批六个专项社会保障工程,全力推进交通设施、电力设施、水利设施、信息化设施、生态环境五项改善环境和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力推进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园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宝玉石集聚区建设五大激发内在发展动力的县域经济发展工程。2016年,鞍山市人社局通过各种帮扶手段和渠道安排1820人实现就业;市卫计委安排全市3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分别与贫困村和全部扶贫对象完成签约服务,对贫困人口实施了大病保险;市水利局为岫岩满族自治县贫困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 市发改委为台安经济开发区、岫岩大洋河临港产业区、岫岩食品工业园等园区筹集各级财政资金62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旅游委积极培育优势旅游项目,选定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明确了各村的旅游开发主题;市服务业委制定了宝玉石集聚区建设计划,扶持大学生创建电子商务平台等扶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