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去景区游玩也可做中医理疗了 我省规划用中医药资源推动旅游产品向康体养生转型

26.02.2016  10:27

  本报讯 记者朱忠鹤报道 今年53岁的周川喜欢泡温泉,尤其喜欢在浸有艾灸包的温泉池里泡上一阵子,“舒服、解乏,特别愿意闻那股中草药味儿。

  周川不知道的是,作为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省份,我省已确定将中医药与旅游资源相融合,这样的思路写入了日前出台的《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温泉旅游是我省近些年来力推的一个旅游品类,随着投入不断加大,我省温泉规模及数量已居全国前列,全省温泉旅游收入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如何让单一的温泉游内涵更加丰富?规划明确提出,要发挥辽宁省温泉旅游度假区、温泉旅游小镇等产品的优势,打造“温泉+冰雪+中医药”的特色旅游产品,以中医药进一步升级温泉旅游产品,推动其向康体养生方向转型,培育具有辽宁特色的中医药温泉健康旅游品牌。

  规划还提出,要让中医中药融入我省其他旅游品类。我省鼓励酒店、景区、旅游度假区等具备条件的场所开设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提供推拿、按摩、药膳、治未病等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积极推动中医医疗机构、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厂家和店铺、中医药文化基地、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等中医药资源融入旅游产业发展范畴,建设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鼓励开发有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此外,我省旅游还要与农耕文化融合,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等特色休闲农业,实现“文化+农业+中医药”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辽宁中草药资源独特而丰富的优势,培育、打造和推广人参、鹿茸等特色中医药旅游商品品牌。结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瑞应寺的特色优势,打造集传统蒙古族文化旅游、藏传佛教文化展示和蒙医药健康服务相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

  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省中医医疗机构接待境外中医药健康旅游人员10万人次,中医医疗服务收入增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