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500强在荆棘中创新发展

26.08.2015  14:08

  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210万元,比上年的203万元提高了3.44%;实现净利润573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7%;人均利润为4.48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52%;平均收入利润率为2.13%,比上年略降0.02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2.24%,比上年略降0.12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总体经济效益延续了上年经济效益上涨的态势,虽然增幅有所降低,但也说明我国制造业企业正在一步步从前期恶劣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重拾发展信心,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发展现状
  1.规模增长持续放缓
  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2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25%,与上年11.57%的增长速度相比,增幅下降了8.32个百分点;资产总额达到2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08%;从业人数达到1282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4万人。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由上年的67.1亿元上升为68.1亿元,上升了1.49%。另外,就入围门槛的变化来看,11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由2005年的20.2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68.1亿元,提高了2倍多。
  2.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共实现净利润573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增幅较上年下降了5.57个百分点。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人均利润为4.48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52%;平均收入利润率为2.13%,比上年略降0.02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2.24%,比上年略降0.12个百分点。
  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210万元,比上年的203万元提高了3.44%,这也反映了营业收入总额的增长速度比员工人数的增长速度要快。从总体上看,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总体经济效益延续了上年经济效益上涨的态势,虽然增幅有所降低,但也说明我国制造业企业正在一步步从前期恶劣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重拾发展信心,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3、税收贡献持续下降
  纳税总额直接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纳税总额达到了1.70万亿元,与去年1.69万亿元相比略高一些。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纳税贡献持续降低,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纳税总额只占2014年全国税收总收入(10.38万亿)的16.37%,比上年减少3.28个百分点。从单个企业来看,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纳税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28家,比上年增加了5家。
  4.行业分布的重化工特征突出
  从产业结构特征看,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门类比较齐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重工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重化工特征仍十分突出,入围企业数最多的行业仍然是“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共有77家企业入围,比上年多5家。该行业已经连续11年占据入围企业最多的地位。入围企业数排在第2至第5位的行业分别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1家,“一般有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36家,“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29家,“电力、电气等设备、机械、元器件及光伏、电池、线缆制造业”25家。“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虽然入围企业数最多,但盈利能力却与之相差甚远,平均收入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与其他行业的差距相当悬殊。
  5.国有企业在数量上的占比持续下降
  在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有190家国有企业,比上年减少15家,占总数的38.0%;310家民营企业,占总数的6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的国有企业数目连续6年减少,国有与民营企业在相关领域内发挥着各自的优势。
  190家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6.8万亿元,占总量的62.26%;占净利润总额的46.14%,资产总额的70.74%;纳税总额的82.53%。而310家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0.17万亿元,占总量的37.74%;占利润总额的53.86%,资产总额的29.26%,纳税总额的17.47%。190家国有企业的平均营业规模和资产规模为882.5亿元和955.3亿元,分别是民营企业(327.9亿元和242.2亿元)的2.69倍和3.94倍。与上年相比,国有企业在总量上的占比均略有下降,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收入、资产、纳税、就业人员占比仍明显高出民营企业。
  6.研发投入力度有所加大
  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总额为4814.65亿元,比上年提高了7.09%,增速高于上年的5.20%;平均研发费用为10.1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50%。研发投入费用最多的5家企业分别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408.5亿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234.3亿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181.8亿元)、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118.9亿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107.6亿元),其研发投入占各自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17%、6.07%、10.85%、2.41%、5.33%。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平均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86%,比上年略增长0.08个百分点;其中有4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0%,比上年增加2家。
  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
  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态势。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各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发布《工业4.0》,日本在《2014制造业白皮书》中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英国发布《英国制造2050》等。
  目前,制造业向发达国家的回流已经开始。如,苹果电脑已在美国本土设厂生产,日本制造企业松下将把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日本国内,夏普计划在本土生产更多机型的液晶电视和冰箱,TDK也将把部分电子零部件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日本秋田等地。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研究报告称,在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中,有三分之一计划或考虑将制造业务迁回美国。
  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也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一些跨国资本直接到新兴国家投资设厂,有的则考虑将中国工厂迁至其他新兴国家。如:微软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部分设备转移到越南河内;耐克、优衣库、三星、船井电机、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
  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企业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不再是总量扩张的过程,而主要是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增速下降可能带来某些难以预料的挑战,这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要素成本等都在发生动态变化。从环境压力看,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正集中显现,目前全国有70%左右的城市不能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7个省(区、市)的6亿左右人口受雾霾天气影响,水体污染较为突出,土壤污染日益凸显,重大环境事件时有发生。
  从要素成本看,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我国制造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2014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1年的顶点下降了560万,劳动力供给呈缩减趋势,并直接导致用工成本上升。目前我国制造业工资普遍达到3000—4000元,远高于东南亚等国。我国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赖以保持的多种要素约束日益趋紧,已经使粗放式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原有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新旧交替期,我国制造业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3.对技术研发和创新重视不够,缺乏核心技术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工业产业规模已占整个世界制造业总规模的20%左右。但我国工业的对外依赖度还非常高,高档数控系统、芯片、高档液压密封件和发动机等还大部分需要依靠进口。可以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现状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品牌质量水平不够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仍然“大而不强”。目前,许多产业的关键部件被外资掌控,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制造业产业链中仅赚取组装的价值。
  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相比,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014年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仅达到1.86%,虽然较2013年1.72%的水平略有提高,但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85%。国际上普遍认为这一比例达到2.5%时,企业方可维持生存,达到5%以上时企业才具有市场竞争力。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占制造业研发经费的比重为26.3%,同样远低于美国73.3%、日本41.2%、德国34.3%、法国48.5%、英国62.8%、韩国58.7%的水平。
  研发费用投入过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速度缓慢。自2009年以来,多数“中国制造”新产品销售比重连续下降。其中,2012年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烟草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比重下降幅度较大,分别较上年下降了13.65%、6.33%、18.39%、3.72%。
  4.品牌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不利于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推进品牌战略、培育世界知名品牌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国际国内市场、带动本国经济发展、跻身经济强国的重要法宝。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了,但是中国的品牌要成为世界的品牌还有一个过程。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4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中国仅有29个品牌入选,相对于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目前我国明显还是“制造大国,品牌小国”。当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价值链中加工和组装等低端微利环节,低档次的品牌形象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跨国竞争能力和跨国发展利益,自主品牌的缺失更是加剧了中国企业在跨国市场中的从属地位,显然品牌已成为中国产品走向全球市场的软肋。
  5.职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技工荒问题十分突出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技工荒问题已十分突出,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从制造业企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上看,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外流,严重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二是职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在广东等南方人才市场,高级技术人才极其缺乏,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一直高居榜首。据浙江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资料显示:在浙江,机械设备装配工的供需缺口为1:7,焊工、机修钳工的供需缺口是1:8,数控铣工的供需缺口是1:2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不久前发表的人才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四类关键型人才奇缺,其中就有技术人才。
  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只有3. 5 %,与发达国家40 %的比例相差甚远,由于一线工人技术水平低,使我国工业制造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 %,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
  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对策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制造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重要变化。《中国制造2025》指出,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积极稳妥应对内外部挑战。
  1.加快管理创新,努力降低企业成本
  当前,为了给企业转型升级争取宝贵时间,加强管理就必然成为企业控制成本、增强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新时期加强管理更需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基础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根基。没有扎实有效的基础管理,企业各项管理不仅难以规范也容易流于形式。当然,企业只做好基础管理还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要想有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大胆实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应当建立在基础管理的根基之上,管理创新和发展又能深化基础管理。基础管理要求管理创新必须符合基本业务规范,管理创新则要求基础管理不断更新。
  没有管理创新,基础管理就没有新的依托;没有基础管理,管理创新和发展也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的关系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是既牵制,又促进的关系。要处理好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的关系,必须把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必须在总体设计目标下同步运行,必须按高度协调的要求去解决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中的矛盾和问题。
  促进实业管理与虚拟经营相结合。作为适应多变的需求与竞争环境的动态企业经营观的产物,虚拟经营能够提高企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加快产品的扩张速度。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如菲利普、索尼等正是通过虚拟经营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但虚拟经营必须以实体经营为基础,应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关键性资源的掌握。企业不能全部借助外部力量,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控制住关键性资源,如产品设计、销售网络等,以免受制于人;二是不要片面追求规模大,而要努力追求实力强。企业家应当把关注的焦点从扩大规模转向增强实力。规模的扩张必须适度,应当以竞争能力强、市场形象好、效益高作为企业长期成长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三是对组织结构不必强调完整齐全,而要强调精干高效。通过市场选择和交易,让社会上的优质资源为企业服务,既降低成本,又减少内部摩擦,使各种优质资源更加有效地发挥效能,提升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功能。
  2.加强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技术创新是决定制造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中国要想在世界制造价值链中占据高端的重要地位,在世界制造的分工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必须重视和依靠技术创新。
  一是企业应明确自身的技术创新战略,包括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等方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市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战略。在此基础上,企业创新资金、人力资源、组织体系、创新机制等均应服从和服务于技术创新战略支撑体系。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体制。一方面企业应通过自有资金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性、共性的行业关键技术投入力度。另外,应鼓励风险投资进入技术创新领域,同时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三是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大型企业应建立技术中心或正式技术部门,再以技术攻关小组、创新小组等其他辅助组织作为补充;中小型企业应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通过技术联盟或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四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潜能蕴藏在每名员工中,企业应关注员工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创新企业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激发员工的技术创新动力。
  五是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公正、公平的外部环境。
  3.发挥人力资源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成本上涨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应积极借鉴德国工业4.0的经验,通过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中国劳动生产率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德国工业4.0 战略十分注重员工需求,赋予员工自主控制、调节和配置智能制造资源网络和生产步骤的权力,同时辅之以智能辅助系统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时间;鼓励员工采用虚拟的、移动的工作方式,设立灵活的工作组织,通过高度的自我管理,更好地集中精力和时间从事质量控制、技术创新等重要环节。
  目前,中国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且面临劳动力价格上升压力。在借鉴德国工业4.0,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更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重要任务。应加强与德国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学习,主动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经验;鼓励国内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参与到制造业技术开发、标准制定、人才培养中;鼓励并支持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具备高端文化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制造业相关人才。
  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自主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员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技术创新等关键环节中;逐步试行移动工作方式,通过灵活的工作组织和工作方式,提髙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配合国家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适度地延长制造业员工的退休年龄,充分利用临退休员工在技术研发、生产操作、工作流程、人员组织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4.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提高“走出去”质量和水平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企业应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及早做出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
  一是应继续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一方面要巩固和扩大传统出口市场,包括欧洲、北美、日本等市场;另一方面要逐步扩大新兴出口市场,包括东南亚、俄罗斯、东欧、中东、非洲、拉美等市场。在具体实施多元化战略中,应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应的外贸政策。
  二是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不但能避开贸易壁垒,而且能带动相关产品出口。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战略。其次要大力培育核心技术, 强化所有权优势,提高对外投资的技术含量。最后要积极实施本地化策略,包括经营管理本地化、人员本地化、工资分配本地化等。无论是铺路架桥,还是办工厂、做生意,我们都必须考虑所到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礼俗民情、审美习惯,以及外国人对我们的真实看法,如果缺乏对所到国家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社会,以及风俗习惯的了解,那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很难“走出去”,勉强“走出去”也会碰了钉子“退回来”。
  三是应抓住机遇,积极并购海外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企业因经营效益不佳,急切需要寻找买主,并纷纷降低技术输出条件,这为我国企业实现海外并购提供了契机。四是有条件的企业应尝试构建海外资本平台。这样可提高企业国际知名度,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为企业海外扩张提供资金支持,有助于提升企业国际化资源整合能力。
  5.加强品牌建设,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跃升
  “中国品牌”的打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在互联网背景下,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以及大数据和互联互通带来的新机会,深刻影响到品牌建设的模式和周期,要舍得下苦功,也要会动新脑筋。要让中国品牌迸发更大活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重质量。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也是企业的生命线。目前很多出口产品,并非以高质量取胜,而是以低价格取胜。没有质量就谈不上品牌,更谈不上国际知名品牌。必须坚持以质取胜,精益求精,让质量为品牌打气,品牌为质量代言,形成品牌和质量的良性互动。
  二是重创新。从全球范围看,我们正处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进程之中;从中国自身来看,我们也正处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当中。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品牌建设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质量的根本性提升,就不能赋予品牌以全新内涵。新常态下,既要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又要加快管理方式、商业模式创新,立体化打造品牌,立体化拓展品牌发展空间。
  三是重开放。后起国家的品牌发展规律就是在开放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日本、韩国在这方面都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开放是双向的,既要把国外品牌引进来,学习、消化,也要将国内品牌推出去,让其在国际市场上去迎接竞争、接受考验。只有在品牌的交汇对撞中,中国品牌才能变得越来越知名,越来越强大。
  四是重文化。文化是品牌的精髓,品牌消费也是文化消费。任何优秀的品牌,都包含着传统或时代文化的元素。要做好中国品牌,不仅要重视吸收传统文化因素,也要采纳现代文化因素,将文化元素和商业元素进行有机结合,让中国产品植入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让中国品牌更具中国气质、中国韵味。这是中国品牌建设的最高境界。
  6.寻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对接口”
  制造企业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是制造业高度发展呈现出的必然趋势。特别是随着我国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提高,低价优势逐渐削弱,企业要想保持强劲的竞争力,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很多制造型企业都在寻找和服务业的“对接口”,寻找如何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的途径,而这两大问题也成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焦点。
  一个企业要获得完善的服务能力,其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必要条件。只有专业水平的提高,制造企业才能为顾客提供包括顾客需求调研、个性化产品设计、融资支持、主动健康维护和产品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表现较好的制造型企业基本都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装备制造企业。
  如今,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对接口”更为丰富,制造业要做的,就是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不断变革、创新制造方式和服务业态,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化,搞好售后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发展故障诊断、维护检修、检测检验、远程咨询、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在线商店等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此外,还可以发展产品定制、零部件定制、柔性制造、个性化制造等,在规模化、批量化生产的同时,注重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栗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