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在机遇和转型中前行
当今时代是以城市为主导的时代,城市群和大都市在城市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6%,城镇人口已经达到7.7亿。而且预计未来还要增长,尽管速度会因人口原因有所减缓,但是到2030年前,中国城镇化率将大概增长到70%,这也意味着,未来将有2.4亿人口从乡村转向城市,中国城市还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过去20年,中国城镇化进程令世界震惊。因此,中国城镇化未来进程一直是规划界研究的焦点。9月26日,2016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举行对话城镇化专题会议,与会学者用各自的课题研究,对未来我国城镇演化进行预测和分析。
人口红利有限城市间竞争将非常激烈
国际上,普遍以总人口抚养比,即儿童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来测量“人口红利”。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抚养比低于50%,就意味着其进入了“人口红利”获利期或“人口红利”窗口。反之,则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由于“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充沛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优势,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
参会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郑德高表示,按照他们的研究,203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拐点,“由于二胎政策,目前中国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将从1.5提升到1.8,如果达到理想的2,将实现一对夫妻两个孩子。按照这个速度,到2030年中国人口总量会达到顶峰。”不过,郑德高认为,中国人口红利也将从2030年下降。这是因为预计到2030年,中国一对夫妻的抚养比例将升至50%。“所谓50%就是一个人养一个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从发达国家经历的过程来看,抚养比例一旦达到50%,人口总量就会发生下降。”郑德高说。
“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到城市发展吗?郑德高表示,随着中国城市的继续变化,未来在面对有限的人口红利,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可能非常激烈。据了解,过去中国总的流动人口,几乎每年增长1000万左右,而至去年,全国总的流动人口首次出现下降。
另外,从最新的人口数据来看,人口总量大省基本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其中广东1.1亿,山东0.98亿,河南0.94亿,四川0.81亿。郑德高认为,就目前而言,中国人口的重心逐渐向中西部转移,而中西部的城镇化速度也会加快,经济发展水平也将提高。“东北很多地方出现了城市收缩的现象。所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好的城市服务,才是目前东北发展的关键。
大城市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人口流动出现新变化
在专家的数据统计中,2015年中国界定的城市有655个。而在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几乎以“两端”方式流动。据了解,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增长在42%左右,县镇地区有38%,但地级市仅20%的增长。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超大城市人口虽然总量上增加,但是经济比例在下降,也带来了很多“大城市病”。
“很多外来人口在大城市很难平等地享受到医疗和教育资源。”郑德高说。
正因为大城市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使目前中国人口流动出现新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裕民告诉记者,目前中西部地区已经出现人口大量回流的现象,而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中西部地区的“拉力”,这份“拉力”来自于亲情的拉力,来自于地方工业化的拉力,来自于地方的服务拉力,特别在为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中西部地区明显要好于沿海城市。
“对于大城市而言,外来人口的流失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未来大城市必须要在服务上进行提升。”叶裕民表示,未来超大和特大城市要主动向周边中小城市疏解人口,避免整体效益的下降。同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全力推动核心区的功能优化提升,并且联合周边形成组合城市,形成一定规模的责任分工,从而完成城市群的转变。
不过,在城市群真正完成分工之前,“双城”发展似乎不可避免。“到大城市工作挣钱,到小城市生活上学,将成为未来一段不可避免的生活节奏。”叶裕民说。
城市发展要跟全球资本进行联系
同济大学教授唐子来认为,在全球资本服务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层级体系,遵循了普遍的市场经济规律。按照这个层级体系,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的三大城市群,第二个层级是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山东半岛等等,而沈阳所在的辽中南地区也属于这个级别。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当中,国家的城市体系要跟全球资本联系。”唐子来认为,未来资本将对城市发展变得更重要。“就拿苏州跟佛山来说,苏州是我国外资最集中的一个城市,佛山是民营企业最集中的城市,所以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越了很多省会城市,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怎样才能吸引资本发展城市呢?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资本进入城市发展,一是看重城市的投资潜力,二是看重区域的生态环境,让经济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就更加能够吸引资本的进入。“当然,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吸引资本质量、特别是引进有影响力的外企和国际机构,也是关键所在。”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