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日前,2016年世界城市峰会在新加坡召开,峰会以“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机遇无限的创新都会”为主题,并同时举办新加坡国际水周和洁净环境峰会。会议期间还颁发了2016李光耀世界城市奖,哥伦比亚麦德林市获奖。麦德林市通过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缆车大众运输系统等措施,有效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并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也成为与会者关注的话题,广东还在峰会中分享了垃圾处理等城市治理经验。与会专家表示,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大省,近年来无论在政策环境还是产业发展方面,转型升级动作都比较快,接下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政府应更加重视引导各方参与,合力建设更加宜居的城市。
世界趋势:宜居城市关键在“第三空间”
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在谈到公共空间时强调:“公共空间是一个宜居城市的关键,所有城市要关注聚焦我们称之为‘第三空间’的东西,它不是办公场所、居家场所,而是我们每天用到的公共场所,包括公园、活动中心、游乐场等。”
他举例:“新加坡对公共场所的规划经过了深思熟虑,目标是到2030年,让90%的居民在10分钟内可以从住所走到最近的公园。第三空间不是私人空间,而是每一个居民都可以享用的,这种公共空间的设计不应该由官员来设计,而是由使用空间的居民来共同设计,设计的时候参考居民需求,不同区域居民有不同需要。
另外,尚达曼还强调“第四空间”的重要性:“文化也是城市非常重要的空间,要让居民参与到保护和创造城市文化的过程中。”他认为,一方面要让居民看到已有文化的价值并积极保存;一方面要把艺术带入社区,让居民一同参与创造新的文化,这也是打造宜居城市并保有城市特色非常关键的一步。
据新加坡国际基金会执行理事Jean Tan介绍,目前新加坡和上海的艺术家正合作开展项目,通过将艺术带进社区并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创造的方式,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并促进人们对自己本土文化和风格的理解和认同。
中国转型:将为世界提供三大发展机遇
“目前,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住在城市,预计到2050年,会有70%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化有潜力带来经济加速发展、能源高效使用,城市也将在这个新的时代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联合国秘书长特使韩升洙说。
“中国每年有1600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有260个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发展将给世界带来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陈昌盛在峰会上表示。
“这将为世界带来三大发展机遇。未来10年,中国有超过4亿人口进入中等收入人群,这将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未来每年将有超过1600万人口进入城市,2.73亿进入城市的农民要真正转化成市民,我们由粗放发展转变为可持续的城市也将带来机遇。再者,我们的制造业加入全球经济链条,使中国经济发挥巨大变化,接下来中国的再次开放特别是服务业的开放,将加入全球新的分工,而服务业又正是新加坡等国家的优势所在。中国每年的GDP增量还相当于全球第20大经济体,这对于很多国家还是很大的机遇。”
陈昌盛表示,世界过去30年也适应了一个持续快增长的中国,对于中国的减速和创新转型,世界也需要调整和适应。城市正在快速兴起,也面临很多困难和困惑。需要通过更多的国际合作,让中国转型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气候变化谈判大使、2015巴黎气候会议特别代表劳伦斯·图比娅娜对此表示同意,“为应对困难和挑战,应当吸引各国政府以及多方力量一同参与进来。我们都能够在一张桌子上作出贡献,但不是作为菜单放在桌子上,而是关于怎样实现目标”。
广东经验:多方合力应对城市发展挑战
作为中国城镇化率最高的省份,广东也在峰会上分享了城市治理的经验。广东省环境卫生协会会长陈善坤建议,要引入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力量,特别是把社会组织的力量发动起来,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平台,让双方需求都能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她以垃圾处理为例,“垃圾如果分散处理,成本高效率低,我们可以向主管部门提供整体统筹推进垃圾收运处理的参考解决方案和案例,专家、企业家与政府形成三方联动,更加关注效益。
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朱迪斯·罗丁表示,政府、私有部门、NGO的合作,是未来城市“柔韧性”建设的三个关键。“在很多城市,最昂贵的投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建,要通过富有创新的融资结构和方案,释放资本能量;同时,公共和私营部门可以合作推出一些激励措施促进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创新;最后要通过网络来推广经验,实现规模效益。”
还有与会专家补充,在多方合作中,地方政府的力量也应得到重视。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霍安·克洛斯表示,过去20年,为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有更多意愿和承诺,因为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地方层面执行很容易产生社会影响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