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渐成全球科技创新贡献者

15.08.2016  10:35

  8月初,《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在国内引起热议。报道称,“中国的科技行业,尤其是移动业务,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于美国。一些西方科技公司,甚至包括某些巨头,正从中国企业那里寻求创意”。

  无独有偶,最新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对中国的科技行业给予关注,报道称,传统上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科技行业是一个“封闭市场”,但事实上,只要仔细审视,就不难发现中国整个科技行业更加积极和富有创造力的另一面。“希望了解移动互联网商务发展前景的公司,不仅要看(美国的)硅谷,也要关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英国《金融时报》日前也撰文强调,“投资者看好中国技术超过美国的潜力”。

  外媒对中国科技行业的密集关注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值得关注的也不仅仅是移动应用软件这个狭小领域。实际上,伴随着中国多年来制造业实力的提升,以及对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不懈追求,从深海到太空,从基因研究到世界上最大射电望远镜的建造,中国的科技实力正在实现对世界先进水平的全面追赶。美国《自然》杂志指出,中国作为研究型国家正在迅速崛起,如今中国发表的高质量科学论文已位居世界第二且仍在迅速增多。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对全球高质量科技论文的贡献率增长37%,而美国同期却下降4%。可以预见,中国的科技行业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实现从追随者向贡献者的转换。

  这种转变有着坚实的事实作为支撑。“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13400亿元,比2010年提高84.3%,其中企业支出占7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升到2014年的54%,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转变的根本动力,源于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投入。“十二五”以来,我国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各界关注的突出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改革思路,搭建“一个平台、三根支柱、一套系统”,改变科技资源配置政出多门的格局。31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基本形成,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建立,监督评估体系和科研信用体系建设同步推进。

  转变的重要途径,还在于善用市场的力量。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科技企业通过互联网引领的创新实现了快速崛起,已经与西方国家步入“相互借鉴”阶段,中国公司的成功经验正逐步重塑西方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体验。这种转变,是在中国相关产业政策的鼓励和国内市场的推动下快速实现的。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走出来的这批中国企业,已经站在了相关产业的前沿,其发展模式和成果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日前,我国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这个《规划》最重要的转变在于,改变了我国在科技竞争中被动应对的格局,逐步开始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正深刻改变全球创新版图、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格局。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深入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不仅将巩固我国对全球科技创新贡献者的位置,更为我国未来逐渐实现全球创新引领者角色转变奠定基础。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