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改革一代”今日初体验
伴随着中考改革增加了生物、地理考试,今年,沈阳初二学生首次加入中考队伍,考试就在今日下午进行,成绩计入他们下一年的中考总成绩。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今年他们是中考考场上的“小鲜肉”,明年他们又将成为中考考场上的“老帮子”。
从整个教育改革发展来看,这拨学生也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代,不仅小学赶上了学区划片入学,初中入学赶上了热点学校集团化办学,初二又正式进入改革后的中考队伍,未来他们还很可能赶上辽宁的高考改革。
为啥叫他们“改革一代”
2006年沈阳首次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中小学入学文件,出台小学毕业生实行免试就近升入初中的规定,停止“幼小衔接”的入学方式,要求各公办小学不举办以直接升入本小学为名的幼儿园,幼儿园毕业生一律按学区划分就近入学。
沈阳市民曹微的孩子今年初二,2007年孩子上小学那年正好赶上了学区划片入学,幸运的是她们家对应的学区还不错,“不用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为孩子上学托关系,大家都按照对应的学区上学,这在政策上就实现了公平。”孩子小学升初中那会儿,正好赶上集团化办学的推行,对应的八十二中学划入名校七中教育集团。之前还打算找找人上个热点学校,后来得知对口学校划到热点学校教育集团了,找人择校的念头也就自然打消了。
而从2015年开始,中考择校取消了,指标到校的名额增加了,在分数的比拼中学生的压力也有所减轻。
今日首次面临重大改革
2013年出台的《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调整方案》,最大的影响群体就是本届初二学生。中考增加了生物、地理学科,生物50分,地理40分,计入中考总分,今年初二学生首次在中考最后一天进行这两科考试。
其他的重大调整还有,语、数、外分值由现在的150分调整为120分,三科一共少的那90分,分给了生物、地理,所以总分是不变的,在这拨初二明年的中考就会实行。还有,外语听力口语成绩计入学业考试总分 (分值为20分),考试形式为人机对话。
当年听到这些改革内容的时候,这拨学生刚进入初一,面对如此重大改革,学生和家长都有点无奈和发蒙。还好,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个利好消息:思想品德和历史学科将开卷考试。
中考7科到他们这代9科
改革前,中考生文化课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7科,中考改革后,初中生要在八年级增加生物和地理两科考试,虽然思想品德和历史改成了开卷考,但事实是他们还是要准备9科的考试。从7科增加到9科,有学生和家长无奈地感叹:“为啥是我们!”
对此,教育部门的解释是,以前地理、生物学科由于没有被列入中考科目,在很多学校没有受到重视,原本应该一周开2-3个课时的课程,很多学校一周只开1-2课时,甚至两周才开设一个课时。这两科进入中考后,有利于端正学生和学校对此学科的学习态度,学校能够开足课程,学生能够重视,教师的素养也能够得到提高。地理学科是文理兼备、图文并茂的一个学科,对其它科目的学习也有所帮助。进入中考后,利于初高中地理学科的衔接。
学生:相当两次上刑场
改革有利于开足课程,全面发展,与高考更好地衔接,这些道理学生和家长都能理解,但面对现实,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压力都增加了。
家长刘女士介绍,孩子从进入初二开始,生物、地理学科就进入紧张的学习阶段。因为这两科在中考总成绩中占90分,而中考成绩一分之差就会落下一堆人,生物、地理学科的成绩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中考有9个科目,哪个都不能落下,但生物和地理的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每次小考成绩差一点,老师都会建议到外边补补课啥的。”
今年中考头两天,初二学生虽然没去考场也跟上考场差不多,在家老老实实看题,丝毫不敢放松。“我们真可怜,今年上一次刑场,明天还得上一次。”刘女士的女儿说。
家长:学科增压我们减压
对于孩子所面临的现状,这拨初二学生的家长只有一个感受“心疼”。
这些家长多为75后,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阅历,也觉得分数并不是决定孩子未来的最关键因素,但在现实竞争中,从孩子,到家长,到老师,到学校,整个教育环境来看,主要比的还是分数。“我们都想让孩子轻松快乐成长,但现实不允许,现行教育制度不允许。”提到这些,初二的家长们就一脸的无奈。
好在00后一代孩子的家长生活在素质教育理念盛行的当下,虽然在学校环境中张口闭口都是成绩,但在家庭环境中,家长们都很会给孩子减压。“我几乎每个礼拜都带孩子短途游,学科增压,咱做家长的就给孩子减减压。”家长李伟说。
高考改革最晚明年出台
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目前国家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经确定。上海市、浙江省作为先行改革试点也已经出台各自的方案,除数学、语文、外语,其他科目可以选考。
目前,辽宁省本省的高考改革方案尚未出台,但预计在今年、最晚明年也将出台,这就意味着,本届初二学生很可能又赶上了高考改革实行的第一年。
面对孩子所经历的以及即将经历的从小学到高考的一系列改革,初二的家长们深感无奈,改革的初衷都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家长都希望通过改革能减轻孩子的负担。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经淼兰晓玉 王莹 徐月姣 李那 张茉 康馨月 张阿春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