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凤城环卫工人感受寒冬里的温暖(图)
环卫工人穿上崭新的棉服
耄耋老者,传递爱
66岁的环卫工人关美珍一想到待会儿就要见到那个没有留下姓名的老人,难掩心中激动,寒风中的她,皱纹都笑了。
1月5日早,记者接到凤城市环卫处电话称,元旦那天,环卫工人关美珍在进行道路清扫时,一位约莫80多岁的老人找到了她,亲手送上油饼、面包、水果等,面对关美珍的连连道谢,老人说:“我是老退役军人,如果你非要感谢的话,那就感谢党吧。”说完便转身离去,连名字也没留下。这让关美珍十分感动,希望与本报记者一同寻找这位老人。
“见个面,记住他的名字,好好道个谢。”关美珍的要求很简单,简单得就像那位老人送他的礼物,而对关美珍来说,这份礼物代表关怀与爱心,根本不必贵重。
经多方咨询,很快确定老人现住丹东市光荣院。1月5日上午,环卫处工作人员和关美珍敲开老人房门,屋内老人身着绿衣,精神矍铄,房间内一尘不染,床尾整齐地摆放着一沓报纸,几本书,一个记事本和一副眼镜。关美珍冲上前去握住老人的手。“老大哥,还记得我不,元旦那天你送我东西,我还没好好谢谢你呢。”
老人名叫段振惠,88岁高龄,参加过解放战争,在丹东市光荣院居住已经8年了。由于子女在外地工作,看到有人来“串门儿”也特别欣喜。
交谈中得知,段振惠老人平日喜欢带上花镜读书看报,更喜欢看电视新闻。“这几天经常看到环卫工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新闻,他们的工作不仅辛苦,还很危险。”段振惠老人感慨。“出去散步时,不管几点,不管天多冷,总能看到咱们的环卫工人在路边工作,他们特别不容易。”段振惠老人一直想要为环卫工人做些什么,但苦于条件有限。
元旦前夕,凤城六中学生去光荣院献爱心,给段振惠老人带了水果、面包等礼物,段振惠老人拿出其中一部分,在元旦当天送到了光荣院附近正在路边作业的环卫工关美珍手上。“因为环卫工人比我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爱心。”段振惠对记者说。
全城动员,散播爱
1月12日上午10时许,67岁的环卫工人潘凤珍换上崭新的棉服,难掩心中喜悦。当天早晨,凤城市住建局工会在环卫处举行“为环卫工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全市一线环卫工人送上棉大衣408件,该大衣不仅御寒保暖,其前后的反光条还极大保证了环卫工人在路上作业时的安全。
潘凤珍告诉记者,每天凌晨3点就要准时到负责路段进行清扫,一个工作日下来,至少要沿路来回扫上数十次,如果遇到刮风下雪,路上脏,那就得扫得更勤些。随着天气的转冷,每天工作在第一线的环卫工人也愈发辛苦。“出门前,必须要里三层外三层的套上衣裤,不仅行动不便,保暖效果也不是很好。”潘凤珍说。“这件新大衣穿在身上不仅轻快,还特别暖和,在路上干活寒风也刮不透了。”
和潘凤珍一样,环卫工人王忠堂也特别开心:“我们一年365天都工作在第一线,不管刮风下雨,天天如此。今天住建局来给我们棉衣,说明政府一直惦记着我们。这衣服,真是穿在身上,暖在心里啊。”
在活动现场,凤城市住建局工会主席吴丹妮表示,今天来看望大家,既是来送爱心,更是来表达敬意的。吴丹妮说:“城市管理的点滴进步,都饱含着我们环卫工人的辛勤汗水;城市形象的每步提升,都凝聚着我们环卫工人的无私奉献。408件棉衣,代表着住建局党委对环卫工人的浓浓情意,倾注着局工会的深深关爱。希望通过活动能带动社会上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关注环卫工作、关心环卫工作者。”
第二届最美凤城人、一线环卫工人马慧兴代表环卫工人向凤城住建局表达了感谢之情,同时表明了全体环卫工人在新的一年里,将不辜负广大市民的期望,继续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精神,为建设美丽凤城做出新的贡献。
表达关爱,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轰轰烈烈,一件棉衣、一杯热水、一口暖饭,一句嘘寒问暖,便胜过千万。
近日,凤城市星海珠宝行、金海·滨河3号等20余家商户门口纷纷贴上心形的红色标识——环卫工人爱心服务站,环卫工人可以随时入内,免费享受热水、空调,还可以加热饭菜和用餐。
“平时工作累了,就随便在路边找个台阶坐下歇脚,夏天和冬天最难熬,特别是冬天,坐在路边冻得浑身直哆嗦。”李增国干环卫工作已经五六年了。“现在可太方便了,一进来店里工作人员就给我倒了杯热水,我这心里可暖和了。”李增国喝了一口热水,满脸笑意。看着李增国微笑的脸庞,店主告诉记者,我们做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凤城大街小巷这么干净整洁,可都是环卫工人的功劳。据了解,目前还有一些商户正在陆续加入此行列。
环卫工人李增国在阿喜烧烤设立的爱心服务站休息
环卫工人关美珍(右)与段振惠(左)紧紧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