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东平大街“扩胸展臂”

12.03.2015  09:59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人,城市出入口就是人的“双臂”,臂展足够宽,才能更好地拥抱。丹东城区出入口即将实施的“三路一桥”工程,就是要给城市扩胸展臂,以更加大气、开放的姿态展示城市胸怀,改善城市形象和交通条件。

  东平大街作为城市东方向的出入口,全长3.1公里,是连接吉林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以及鸭绿江旅游风景带的重要城市交通干线。现在这条道路的设计是传统“三块板”形式,路宽30米,其中快车道仅为15米,与我市繁荣的旅游业以及人多车多的交通现状极不相称。

  “平时这条道还算通畅,可一到节假日,回家探亲、来丹旅游的人、车激增,路上堵成一锅粥,本地车出不去,外地车难进城。”东平嘉苑小区居民赵如海说,他在这一带住了10多年,旅游旺季道路拥堵状况一年比一年严重,市民、游客闹心不说,还影响城市形象,“是时候改造了。”

  3月11日,市住建委城建处工作人员来到东平大街,就改造方案的最终敲定进行调研。拆除绿化带,迁移树木、路灯、交通信号灯,新建地下管网系统,改造行车道……工作人员现场给记者列出一份道路改造计划“清单”。据了解,目前绿化带拆除、管线规划设计方案和前期施工准备已基本就绪,待天气条件允许,将逐项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结合此次道路改造,还将一并铺设燃气、地下排水等管网,解决困扰该区域多年的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短板”。目前,穿越东平大街的三湾供水工程正在施工,有群众担心是否会影响道路改造,住建委工作人员解释说,通过各工种合理调度、交叉施工,不会影响施工进度。此外,道路改善采取半幅封闭施工,对百姓出行影响将降到最低。

  改造后的东平大街变成啥样?据介绍,现行的道路“三块板”分别为快车道、绿化带以及慢车道。改造后“三板合一”,全部变成行车道,原本的双向四车道拓宽至双向六车道,其中机动车道宽23米,两侧慢车道各3.5米,极大地提升道路承载能力,缓解交通压力。住建委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计划,绿化带、路灯、交通信号灯等相关附属设施的迁移工作将在4月15日前完成,地下管网工程6月15日前完工,预计7月底前竣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