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收集5178个岗位吸引学子回乡就业
眼下,丹东市通过入户调查、电话征集、信函采集等方式,已收集到各类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5178个。各地丹东籍学子只要登录官方平台,就可随时查询上述就业岗位的资讯。这是丹东市为吸引广大在外就读的丹东学子回乡就业采取的举措之一。 “丹东籍学子回家乡发展,可以享受免费的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训期内,就连吃、住和就业参观的费用,也都由政府埋单。 ”丹东市就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各大型城市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丹东的发展正缺少人才,热切企盼学子们回家乡发展。
按照丹东市就业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2011年至2013年,丹东全地区被各级各类高校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合计超过4万人,但接收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档案总数仅为1﹒7万余人。急盼发展的丹东求贤若渴,而外流的大量高学历人才却面临就业困难。针对这样的现实矛盾,丹东市相关部门积极寻求各种途径加以解决。
家乡丹东抛出“橄榄枝”,在11月15日召开的全国大中型城市高校毕业生联合招聘会丹东专场招聘会上,100家丹东域内企业共拿出1570个工作岗位,吸引广大丹东籍高校毕业生回家乡就业。来自沈阳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的16名2015届丹东籍研究生回到家乡参加招聘会。 “外地一二线城市的就业选择虽然多,但人才更多;待遇虽然高,但就业压力更大。即便实现了就业,高收入面临的也是高消费。 ”他们已基本确定方向,要回家乡就业。
“打感情牌只是一方面,关键还要靠实实在在的服务和政策吸引。 ”丹东市就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一系列针对于此的政策相继出台,“对于家庭困难的丹东籍学子回家乡发展,丹东市将发放一定数额的求职补贴,同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方式进行兜底安置,从而让回乡毕业生感受到浓浓的家乡关怀。另外,还将挑选部分企业,开发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带薪见习岗位,并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对于返乡高校毕业生创办的月销售额(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多个税种。 ”此外,丹东市还建立了创业专家服务指导团,对丹东籍学子回家乡创业进行项目跟踪服务和指导。对于创业的大学生,每人最高可得到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作为启动资金。 “如此丰厚的吸引政策,就是盼着丹东籍学子‘雁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