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日报】银杏树苗网上出手

22.04.2015  20:28
  4月19日傍晚,已忙活一天的李文才,急忙开车往回奔。他家住在振安区汤山城镇龙升村,这天一大清早就出来了,摆弄树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疲惫的同时,李文才又很高兴。通过网络搭桥,一天就出手5万株银杏树苗。
  “现在是树苗销售旺季,我几乎每天早上都被客户的电话吵醒。”李文才告诉记者,自从加入“百度推广”后,业务一下子繁忙起来。南来北往的客户,都慕名来买丹东的树苗。从今年1月到现在,光是蓝莓树苗就卖出35万株。
  熟悉李文才的人都知道他曾是我市的“果树大王”。这是位喜欢创新,敢为人先,把农业生产变成了一种很有科技含量的苗农。
  李文才与果树结缘,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他家院里有棵父亲栽的桃树,每逢结果,左邻右舍都称赞桃子好吃。林业部门还组织专家前来考察,将桃子定名为“9201”,即“岗山白”。几年里,李文才用这株桃树学会了剪枝、嫁接等技术活儿。“1988年,我共卖了5万株桃树苗,成为当时丹东屈指可数的‘万元户’。政府也给了我很高的荣誉,送我到振安区党校培训。之后,在楼房镇孤山村当上了民兵连长。”心中始终放不下土地的李文才,两年后又到九连城镇种起甜瓜,每年的效益很可观。随着大棚甜瓜的兴起,李文才转而又去绿化队打工,同时发现苗木的前景很广阔,便决定重拾老本行。
  李文才在龙升村租下8个大棚,发展蓝莓、银杏、花卉等产业。记者在李文才的温室大棚里看到,一棵棵银杏树苗吐出嫩绿的新芽,一朵朵比碗口还大的月季花争芳斗艳。“这些月季花是前年11月份从南方订购的,花了2万多元,买了300株,是为爱花的老母亲买的。”李文才说。
  近几年,苗木产业起伏很大,有时年景不佳,苗农们都很愁销路,可李文才却没有这个烦恼。“老李不仅讲诚信,树苗种得好,售后服务也到位。还在别人采取传统方法卖树苗时,他就很前卫地利用网络闯市场,我就是被他‘网’进来的。”一位沈阳客户调侃道。据了解,为了让苗木卖个好价钱,李文才成立了鹏程苗木合作社,并在“百度推广”上建立了自己的专业销售网站,每年通过网络对外销售的苗木,占到了总量的80%以上,销售额达200多万元。“现在,我们的银杏树苗已经在东三省和华北地区打开了销售市场,蓝莓树苗已经卖到全国各地,外地人越来越看好丹东的树苗。”李文才说。
  本报记者 唐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