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盼温暖过冬 请手下留情(图)

12.12.2014  16:59

  北桥社区居民李勇帮忙用塑料布封堵“千疮百孔”的走廊窗。

  冬天来临,下班后人们顶着风雪急匆匆往家走,进了楼道便放松下来,开始感受到家的温暖。也有一些人,每天在楼道里进出,但却感受着和外面同样凛冽刺骨的寒风。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处老旧小区,发现楼道窗破损严重,其中最让人无语的是,除年久失修的外,很多楼道窗破损是人为损坏。受访居民气愤地说:“好好的走廊窗玻璃招谁惹谁啦?”

   老旧小区走廊窗频遭恶意毁损

  振七北街3号楼住着一位叫张桂琴的老人,今年78岁。她所住的楼没有物业管理,以往看见走廊楼道窗破损老人常常上去修补,可如今毕竟年事已高,再继续修补走廊窗户已力不从心。

  12月9日下午,隔壁楼的邻居李勇过来帮忙把张桂琴老人家楼道的破损窗户钉上塑料布。记者赶到现场时,李勇正琢磨着如何避开紧挨着窗边的供暖管道。记者看到,该楼层走廊的两扇窗共有四块约50厘米见方的玻璃均严重破损,只剩下四个呼呼进风的洞,从玻璃破损的状况上看得出是人为损坏的,这一点在该楼居民口中也得到证实。记者观察到一个细节,李勇手上绑着白色胶布,胶布泛红是伤口向外渗的血,但他依旧仔细地在封堵走廊窗,他自家楼道里的玻璃也被砸碎了,两天前他才重新安上,但心中却担心着这些玻璃的“寿命”会多长。

  “楼里卫生、走廊窗户都得靠大家伙共同维护,可因为不是封闭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好端端的窗户总被人当成撒气包,那些人听个脆响痛快了,我们楼里走廊夏天进雨,冬天就得挨冻……”振七北街3号楼居民王先生说。

  老旧小区被人为破损的楼道窗不在少数,记者在兴二路2号楼看到,走廊窗户完好无损的较少,很多居民钉在窗户上保暖用的塑料布也被人为掏开大洞,塑料被撕扯得乱七八糟。12月9日当天,振兴区永昌街道北桥社区工作人员走访老旧小区,修补破损的楼道窗,一些居民闻讯也自发加入其中,维修了9栋楼共36个单元的破损楼道窗。

  同日,元宝区七道街道城隍庙一社区居民也自发为老旧小区修补楼道窗。城隍庙小区29号楼居民高麒麟今年74岁,老人患脑梗后出院还不到一个月,12月9日下午在老伴宋雪兰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站在凳子上,将单元里一到八楼所有的楼道窗重新用塑料布钉得板板整整,这样的修补他已经坚持了四年。

   居民见破就补期盼温暖过冬

  得知高麒麟老人又带病帮大伙把楼道窗修好,城隍庙一社区党委书记隋宏梅及两位社区工作人员当天特意前往老人家,代表楼里居民向老两口表示了感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楼下有邻居经常自己打扫楼洞卫生,我们都伸一把手,自己住着也舒心不是嘛!”高麒麟的老伴宋雪兰对记者说。

  尽管很多老旧小区居民想尽力维护居住环境,但因为外来流动人口较多,开放式老旧小区的管理始终是个难题。记者在城隍庙小区走访看到,一处楼道内的墙上用黑笔赫然写着“走廊有监控,请不要在楼道内随地大小便。”记者四处观察并没发现监控,隋宏梅告诉记者,因为开放小区不封闭,很多人把开放小区楼道当成公厕造脏,所以居民们想出了用“监控”二字吓唬造脏者的主意。

  北桥社区党委书记高红说,老旧小区多是自修自住,下水管道堵塞、楼道玻璃破损、走廊卫生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居民越来越难以招架。老旧小区居民想要有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往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希望那些在别人家楼道里随地大小便的人能换位思考,天冷了,也希望那些“爱动手”的人放过刚封闭好的楼道窗塑料布和玻璃,让老旧开放小区居民能温暖度过寒冬。